王楠在爱中行走大爱无疆十五年货量紧缺
点击即可收听 《大爱无疆15年》 精彩内容节选 第七章对药及对穴 五、止汗类 (一)黄芪防风
1.表虚自汗,四肢酸楚等症; 2.虚人易患的感冒诸症。 黄芪10~15克。防风6~10克。 (二)山茱萸牡蛎
1.自汗,盗汗诸症; 2.男子遗精、滑精,女子带下诸症; 3.糖尿病,尿糖不降者。 山茱萸10~15克。牡蛎10~25克。打碎先煎。 (三)麻黄根浮小麦
1.体虚多汗,自汗诸症; 2.阴虚有热,盗汗等症。 麻黄根6~10克。浮小麦10~30克。 (四)黄芪牡蛎
1.气阴不足,自汗、盗汗等症; 2.阳虚自汗诸症。 黄芪10~15克。牡蛎10~25克。打碎先煎。 (五)黄芪浮小麦
表虚自汗诸症。 黄芪10~15克。浮小麦10~30克。 (六)五味子五倍子
1.自汗、盗汗诸症; 2.肺虚久咳,久喘诸症; 3.久泻、久痢诸症; 4.男子遗精、滑精,女子赤白带下、崩漏诸症; 5.脱肛、子宫脱垂,以及各种内脏驰缓、下垂,均可使用。 五味子6~10克。五倍子3~6克。 (七)黄芪附子
阳虚自汗,畏寒,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细弱等症。 黄芪10~30克。附子6~10宽。 (八)乌梅五味子
1.自汗、盗汗诸症; 2.糖尿病,尿糖不降者。 乌梅6~10克。五味子6~10克。 六、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类 (一)黄芩黄连
1.上、中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齿龈肿胀、牙齿疼痛、口舌生疮等症; 2.热性病高烧,烦躁不安等症; 3.痈肿疔疮; 4.湿热下痢诸症; 5.妇人更年期之烘热、汗出等症; 6.糖尿病,症见燥热者。 黄芩6~10克。黄连3~6克。 (二)紫花地丁蒲公英
1.疔疮肿毒、丹毒、乳痈等红肿掀痛之症; 2.肠痈(类似急性阑尾炎)诸症; 3.尿路感染诸症; 4.一切化脓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均可使用。 紫花地丁10~30克。蒲公英10~30克。 (三)牛蒡子连翘
1.热聚上焦,以致白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等症; 2.痈肿疮疡诸症; 3.风热痒疹、斑疹等症。 牛蒡子6~10克。连翘6~15克。 (四)马勃青黛
1.热邪火毒聚于上焦,以致咽喉肿痛等症; 2.急性咽喉炎、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均可使用。 马勃1.5~4.5克;青黛6~10克。同布包煎。 (五)马勃黛蛤散
1.热聚上焦,咽喉肿痛,淋巴腺肿痛等症; 2.肝火犯肺,咳嗽不已,热伤肺络,痰中带血,甚则咯血、衄血等症。 马勃4.5~6克;黛蛤散6~10克。同布包煎。 (六)板蓝根山豆根
1.咽喉肿痛; 2.牙龈肿痛; 3.口舌生疮等症。 板蓝根10~15克。山豆根6~12克。 (七)板蓝根玄参
阴虚火旺,虚火上炎,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口干舌红、脉细数等症。 板蓝根10~15克。玄参10~15克。 (八)石膏细辛
1.内蕴郁热,随经上窜,以致牙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症; 2.感受风热,上窜清窍,以致头痛诸症。 石膏15~30克。打碎先煎。细辛1~3克。 (九)细辛干地黄
风火头痛,牙痛等症。 细辛1~3克。干地黄6~10克。 七、通窍亮音疗耳鸣类 (一)蝉蜕凤凰衣
音嘶、音哑(慢性咽喉炎、喉头结节等病均可选用)。 蝉蜕3~6克。凤凰衣6~10克。 (二)诃子橘皮
咽喉不爽,声音嘶哑等症。 诃子3~10克。橘皮6~10克。 (三)诃子桔梗甘草
1.音嘶、音哑诸症; 2.慢性喉炎,喉头结节(息肉)等喉部疾患,均可使用。 诃子6~10克(生、煨各半)。桔梗6~10克(生、炒各半)。 甘草6~10克(生、炙各半)。 (四)石菖蒲蝉蜕
1.头晕,耳鸣; 2.神经性耳鸣、耳聋可用。 石菖蒲6~12克。蝉蜕3~6克。 (五)磁石石菖蒲
1.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以致耳鸣、耳聋等症; 2.阴虚阳亢,以致头晕头痛、心悸心烦、失眠等症。 磁石15~30克。打碎先煎。石菖蒲6~10克。 (六)苍耳子辛夷
1.风寒感冒,头痛鼻塞,鼻流清涕等症; 2.鼻渊,症见头痛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浊涕者; 3.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副鼻窦炎、额窦炎等。 苍耳子6~10克。辛夷3~6克。 八、化痰止咳下气平喘类 第一节化痰止咳 (一)浮海石旋覆花
痰热咳嗽,痰吐不易,以及胸闷不舒等症。 浮海石6~10克。打碎煎服。旋覆花4.5~6克。布包煎服。 (二)半夏曲旋覆花 1.咳嗽气逆,痰湿壅滞,咳吐稀痰,而吐之不易者; 2.痰饮为患,证属支饮,症见胸闷短气、咳逆倚息不能平卧、外形如肿,或兼见头晕目眩、面色黧黑、心下痞坚等。 半夏曲6~10克;旋覆花4.5~6克;同布包煎。 (三)黛蛤散浮海石
1.痰火郁结,胸胁疼痛,咳嗽气喘,痰盛、痰吐粘稠、吐之不易等症; 2.支气管扩张,咳吐顽痰,甚则咯血诸症。 黛蛤散10~15克。布包煎服。浮海石10~12克。打碎煎服。 (四)枇杷叶半夏
咳嗽气喘,日久不愈,仍吐稀痰等症。 枇杷叶6~10克。布包煎服。半夏6~10克。 (五)胆星旋覆花
1.顽痰咳嗽、胸膈胀闷、痰湿壅滞、气逆痰喘等症; 2.痰窜经络、肢体麻木等症。 胆星3~6克。旋覆花4.5~6克。布包煎服。 (六)天竺黄半夏曲
湿热内蕴,咳嗽吐痰,咳吐不爽,胸闷、胸痛等症。 天竺黄3~10克。半夏曲6~10克。布包煎服。 (七)橘红橘络
咳嗽痰多,咳吐白痰,伴有痰滞经络,以致胸闷、胸胁作痛等症。 橘红3~6克。橘络3~6克。 (八)紫菀橘红
1.气机不调,痰阻胸膈,以致胸闷不舒、咳嗽吐痰等症; 2.内伤、外感,寒嗽、热咳诸症均可使用,尤宜用于虚痨(类似肺结核)咳嗽。 紫菀6~10克。橘红4.5~6克。 (九)白前前胡
咳嗽初起,肺气不宣,清肃之令不行,而致肺气上逆、咳嗽吐痰、痰吐不爽、咽痒、胸闷、气促等症。 白前6~10克。前胡6~10克。 (十)白前百部
1.感冒日久,咽已不痒,但肺气肃降失常,气仍上逆,久咳不已,胸闷气喘等症; 2.肺痨(类似肺结核)咳嗽等症。 白前6~10克。百部6~10克。 (十一)半夏橘皮
脾胃不和,痰湿内停,壅滞络道,气机不畅,以致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 半夏6~10克。橘皮6~10克。 (十二)杏仁川贝母
1.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症; 2.外感风邪,痰热郁肺,咳嗽不已,咯吐黄痰等症。 杏仁6~10克。川贝母6~10克。 (十三)知母川贝母
1.阴虚燥咳诸症,即水亏火旺,肺脏受累,以致咳嗽痰少、久久不愈、口干舌红等症; 2.肺热咳嗽诸症。 知母6~10克。川贝母6~10克。 (十四)瓜蒌子瓜蒌皮 痰热咳嗽,咯吐黄痰,吐之不利,胸闷气逆,胁肋疼痛,大便秘结等。 瓜蒌皮6~10克。瓜蒌子10~15克。打碎煎服。 (十五)枇杷叶六一散
肺痿,肺痈诸症(轻者效佳)。 枇杷叶6~10克。六一散6~10克。同布包煎。 (十六)麻黄罂粟壳
咳嗽已久,肺气不收,干咳少痰,咳嗽不止,甚则影响睡眠等症。 麻黄1.5~6克。罂粟壳3~6克。 (十七)人参三七
1.虚痨咳嗽,老年体弱之痰嗽,经久不愈者; 2.冠心病心绞痛诸症; 3.各种出血性疾患,如衄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等症。 人参3克。三七6克。 上药共研细末,分为十包,早、晚各服一包,黄酒调服;白开水送服亦可。 (十八)阿胶紫菀
1.肺虚久咳,痰中带血等症; 2.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诸症。 阿胶6~10克。烊化。紫菀6~10克。 (十九)木瓜青黛
1.咳嗽; 2.足跟疼痛; 木瓜1~15克。青黛3~6克。布包煎。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jiqingq.com/zhqhjb/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冬养生必备,药食两用食材宝典大全,请拿
- 下一篇文章: 用药传心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