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

朱震亨

(~)字彦修。赤岸人。元朝著名的医学家。创立“滋阴”说,与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下”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并称为金元四大医论。因村居濒临丹溪,被尊称为“丹溪翁”,后人习称其朱丹溪。朱震亨的医著颇丰,以《格致余论》为代表作。

为纪念一代医学大家,特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一、“丹溪学派”在明代大放光彩,

田代三喜把“丹溪医学”东传日本。

朱丹溪医学理论以养阴为宗旨,强调保存阴气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认为人的肾精不足,相火易亢,是人体发病的关键,故在治疗上强调滋阴降火,开后世滋阴法之先河。

朱丹溪创制的大量新方,诸如大补阴丸、虎潜丸、左金丸、越鞠丸等流传至今,仍然是临床医生常用的治疗方剂;朱丹溪创制的养阴降火法、行气祛痰解郁法等治疗方法,有“起死回生,动若神助。”[1]之功效,故深受世人的重视。后世医家能在养阴、治火、治痰、解郁等方面取得成就,与丹溪的启发是分不开的。

朱丹溪所创之学说,在金元时期成为中医学术流派之一———丹溪学派,“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2]丹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中医学的繁荣和进步。

到了明代,丹溪学派成为医学界主流,“震亨医学大行,时称为丹溪先生。”[3]

朱丹溪有众多弟子,使丹溪学派的影响日益扩大。其直接师承者有:赵道震、赵良本、戴思恭、刘叔渊及王履等人。此外,私淑丹溪学术者无以计数。

在明代义乌人当中师承朱丹溪医学的,最有成就者当推虞抟,“义乌以医名者,代不乏人。丹溪之后,惟抟为最。”[4]

[1]明·李濂《医史》“卷七”“王汝玉·太医院使戴公墓志铭”“十八页”

[2]清·江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四部类叙》“四页”

[3]《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十五页”

[4](万历)《金华府志》“卷之二十二”“方技”“二十页”

虞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今义乌市廿三里街道华溪村人。其曾叔祖虞诚斋“与丹溪生同世,居同乡,于是获沾亲炙之化,亦以其术鸣世。”[1]遂世代相传,皆以丹溪为宗,其亦“承祖父之家学,私淑丹溪之遗风。”[2]对丹溪杂病心法理解较深,在所著《医学正传》的各个病证里,都列有“丹溪要语”、“丹溪心法”、“丹溪活套”等内容,此外,对丹溪的“阳有余阴不足论”,亦颇具心得。

虞抟的医学理论与治疗经验不但遍传国内各地,而且闻名于海外,尤以日本为盛。时有日僧月湖者,“称明监寺,又号润德斋,不知何人。求法入明,寓于钱塘,以医行。明景泰三年(),著《全九集》,六年(),又著《济阴方》。”[3]

[1]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明·虞抟《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2页”

[2]年12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明·虞抟《医学正传》“序”

[3]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月湖因其所著的《类证辨异全九集》(简称《全九集》)与虞抟的《医学正传》很相似,因此,学术界认为月湖的医学思想源于虞抟。

月湖的弟子———田代三喜(たしろさんき,—),名导道,字范翁,号支山人、江春庵。“僧三喜:称导道(号支山人,又范翁),河越人。”[1]

[1]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日本·田代三喜像

田代三喜来自武士世家,其先祖田代信纲,世居伊豆,并在寿永年间臣属于源氏,立有军功。到了第八代孙兼纲时,田代一族移居川越地区行医。作为兼纲之子的三喜,在十五岁时,正式立下了继承父业,成为名医的志向。但是非僧侣不能行医,所以入妙心寺为僧。“(三喜)姓田代,父兼纲冠者,信纲之后也。初入妙心寺参禅。”[1]

长亨元年(),田代三喜随商船西渡,至中国留学习医。曾经在钱塘(今浙江杭州),师事日本留学僧医月湖,和虞抟的子孙那里修业临证。在当时,“金元四大家”被认为是天下医学之宗主,但影响三喜最深的,还是李杲、朱丹溪两家,因此,他攻研李杲、朱丹溪学说甚力,造诣很深。“(三喜)后入明,受李杲、朱震亨之术于月湖及恒德孙。”[2]

明应七年(),田代三喜携月湖的著作《全九集》、《济应方》返回日本,这一年是中国明朝弘治十一年(),是“丹溪医学”东传日本国的标志。“(三喜)留学十二年,业成而反。”[3]

他最初在镰仓的江春庵行医,后移居下野足利。至古河行医时,受到统领关东的足利成氏邀请,又搬至古河,三喜医名渐扬,被称为“古河三喜”。之后,三喜脱离僧籍,还俗娶妻。数年后,回到故乡武藏国(今日本琦玉县)。三喜经常往来关东各地,到处行医治病。“(三喜)居镰仓江春阉,又居下总古河,世称‘古河三喜’。子孙传其业,袭称‘田代江春’。”[4]

日文原版摘要:長享元年()23歳で明に渡る。中国では、金?元代に李東垣、朱丹渓の流れを汲む李朱医学が盛隆を極めており、三喜は僧医月湖に師事しこれらの医学を学ぶ。12年後の明応7年()、月湖の著した『全九集』、『済陰方』など多くの医学書を携え日本に帰国した。………享禄4年()25歳の曲直瀬道三は、三喜に会って医学を志す。三喜は、道三をよき後継者として指導し、死期近い病床でなお口述を続け、79歳で没す。三喜が日本に持ち帰った李朱医学は、弟子の道三によって広められていく。”〔①大塚敬節『漢方医学』創元社〈創元医学新書〉、年2月1日(原著年7月25日)、第3版、p53。ISBN4---1。②長濱善夫『東洋医学概説』創元社〈東洋医学選書〉、年、p52。ISBN4---5。③児玉雲太夫館(最勝寺)境内案内板『医聖田代三喜』(埼玉県入間郡越生町)〕。

田代三喜在日本大力倡导“丹溪学说”。丹溪擅治气、血、痰等杂病,认为:“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若夫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5];“气之为病,或痞或痛,不思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不求原本,便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数帖时暂得快,以为神方,厚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仍,旧病被劫暂开,浊液易于攒聚,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如此延蔓,自气成积,自积成痰。”[6];“凡痰之为患:为喘为咳、为呕为利、为眩为晕、心嘈杂、怔忡惊悸、为寒热痛肿、为痞隔、为壅塞;或胸胁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片常为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皆痰饮所致。…百病中多有兼痰者。”[7]认为体内之病患,皆由气、血、痰所致。

对于治疗:丹溪善用四君子汤和四物汤,治疗气血虚亏症,“以气、血、痰为主。凡病血虚:四物;气虚:四君子;有痰:二陈。”[8],丹溪善用“实脾土、燥脾湿”法,治疗痰症。并认为“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9]

田代三喜遵循朱丹溪的“气血痰郁四伤”理论,也把疾病分为气病、血病、痰(水毒)病三类。

其治术秘诀是:“病由气发:通气汤主之;由血发:补荣汤主之;由痰发:和中汤主之。”

其常用治疗秘诀便是上述三处方随症加减,共有五十七种方法。

比如气病痢下,通气汤(人参、白术、陈皮、茯苓、甘草)加芍药、木香、槟榔、桔梗;气病水肿,通气汤加木通、槟榔、泽泻、猪苓、当归,减甘草;气病呕逆,通气汤加半夏、良姜、丁香、柿蒂。

血病眩晕,补荣汤(当归、川芎、芍药、地黄、茯苓、甘草)加白芷、菊花、茯神、人参;血病大便秘结,补荣汤加桃仁、枳壳、槟榔;血病衄血,补荣汤加阿胶、茜根。

痰病泄泻,和中汤(大黄、霍香、厚朴、白术、桔梗、茯苓、半夏、紫苏、甘草、生姜)加苍术、芍药;痰病喘息,和中汤加桑白皮、枳壳、前胡;痰病疝积,和中汤加槟榔、莪术、三棱。

分析田代三喜的气、血、痰三处方,不难发现,其中通气汤和补荣汤实际上是四君子汤和四物汤化裁而来,而和中汤则是对丹溪治痰法的心领神会。

简而言之,这是尊崇丹溪学说的结果。

———年《中医文献杂志》“第2期”“沈红《论朱丹溪对日本汉方后世派之影响》”

田代三喜留下的著述甚多,据历史记载:“三喜著有《当流和极集》、《捷术大成印可集》、《诸药势揃》、《药组并诸疗方》、《夜谈义》《诸病禁好集》、《直指篇》、《医案口诀》等。”[10]其中的《三喜廻翁医书》(一名《三归十卷书》)是田代三喜的代表作,这本书详细说明了日本化李朱医学的全貌,是日本医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日文原版摘要:三喜廻翁医书(さんきかいおういしょ)古河足利家に仕えた医者?田代三喜の著书。三喜は明国で李朱医学を学び、帰国后も関东で医学の普及に努めた。门下に近世汉方医学の祖?曲直瀬道三がいる。

享禄四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曲直濑道三,前来向三喜学习医术。

天文六年()田代三喜病逝。

田代三喜在日本的历史地位很高。日本医史学家富士川游在《日本医学史》中说:“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有许多名医,但得祀者却只有古代的鉴真和尚与田代三喜”。

[1]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2]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3]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4]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5]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元·朱震亨《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五三页”

[6]年9月人民卫生出版社第1版,元·朱震亨《局方发挥》“三O页”

[7]年11月中国书店第1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卷三”“九四页”

[8]年11月中国书店第1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卷五”“四二三页”

[9]年11月中国书店第1版,元·朱震亨《丹溪心法》“卷三”“九四页”

[10]日本·信浓·浅田惟常著《皇国名医传》“卷下”“五八页”

未完待续《二、曲直濑道三在日本创立“丹溪学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jb/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