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常用方剂介绍
核心提示:药物组成方剂后,能相互协调,加强疗效,更好地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并能减少或缓和某些药物的毒理性和烈性,消除其不利作用。构成方剂的药物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 一、试述方剂的组方原则和加减变化 (1)组方原则:药物组成方剂后,能相互协调,加强疗效,更好地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并能减少或缓和某些药物的毒理性和烈性,消除其不利作用。构成方剂的药物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 ①君药:是针对病因或主症起主要作用的药物,又称主药。 ②臣药:是辅助君药,以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又称辅药。 ③佐药: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用于治疗兼证或次要症候;二是制约君药的毒性或烈性。即“因主要之偏而为监制之用”的意思;三是反佐,用于因病势拒药须加以从治者,即“因病气之甚而为从治之用”。 ④使药:指方中的引经药,或协调、缓和药性的药物。 (2)加减变化: ①药味增减的变化②药物配伍的变化③药量增减的变化④数方合并⑤剂型的变化⑥药物的替代 二、解表方常用方有哪几个?特点及临床应用范围 1、麻黄汤:特点——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临床应用——用于风寒表实证,临床上常用以本方加减治疗感冒、流感和急性支气管炎等属于风寒表实证者。 2、荆防败毒散:特点——发汗解表,散寒除湿;临床应用——本方是治疗感冒的常用方,对于时疫、痢疾、疮疡而挟湿的的表寒证可酌情应用。如无湿证,可去独活;若兼气虚,可加党参。 3、银翘散:特点——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临床应用——本方由清热解毒药与解表药组成,是辛凉解表的主要方剂,常用于治疗各种家畜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也用于治疗流感、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热证者。本方防治禽霍乱有效。 4、防风通圣散:特点——解表通里,疏风清热;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外感风邪,内有蕴热的表里俱实之证。 三、试述“警方败毒散”的组方原则和适用范围 答、本方证系因外感风寒湿邪所致。治宜发汗解表,散寒除湿。方中荆芥、防风发散肌表风寒,羌活、独活祛除全身风湿,四药共用以解表祛邪为主药;川芎散风止痛,柴胡助荆芥、防风疏解表邪,茯苓渗湿健脾,均为辅药;枳壳理气宽胸,前胡、桔梗宣肺止咳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共奏发汗解表,散寒去湿之效。 (方歌: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风寒挟湿致畜病,解表祛湿有良攻) 四、“银翘散”在临床上适应于何种病证?如何加减应用? 答、(银花、连翘、淡豆豉、桔梗、荆芥、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甘草) 此方常用于治疗各种家畜的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也用于治疗流感、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肺炎及某些感染性疾病初期而见有表热证者。本方防治禽霍乱有效。发热甚者,加栀子、黄苓、石膏以清热;津伤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咽喉肿痛甚者,加马勃、射干、板蓝根以利咽消肿;疮初起,有风热表证者,应酌加紫花地丁、蒲公英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五、试述清热方的各类代表方剂和适应证 1、白虎汤(清热生津):用于治疗阳明经证或气分实热证。 2、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为泻火解毒之要方,适用于三焦火邪壅盛之证,但以津液未伤为宜。可用于败血证、脓毒血症、痢疾、肺炎及各种急性炎症等属于火毒炽盛者。本方还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 3、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疮散痈):治疗疮痈肿毒的常用方剂,适用于疮痈肿毒初起,红肿热痛者。 4、龙胆泻肝汤(泻肝胆实火,清三焦湿热):适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各种病症,如急性结膜炎、胆囊炎、急性湿疹、尿路感染、睾丸炎等。 5、香薷散(清心解暑,养血生津):用于慢性中暑。
6、茵陈蒿汤(清热、利湿、退黄):是治疗湿热黄疸的基础方,凡属阳证、实证、热证者,均可加减适用。 六、“黄连解毒汤”的组方原则和适用范围 本方证乃热毒壅盛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方中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主药;黄芩泻上焦之火,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且导热下行从膀胱而出,共为辅药,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使邪去而热毒解。 本方为泻火解毒之要方,适用于三焦火邪壅盛之证,但以津液未伤为宜,可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及各种急性炎症等属于火毒炽盛者。本方去黄柏、栀子、加大黄名泻心汤,功效似本方而尤适用于口舌生疮,胃肠积热,还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不但可以内服,还可以调敷外用。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jiqingq.com/zhqhjb/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大汇总2015年版药典阴凉储存的中药饮
- 下一篇文章: 虫类中药,治疗慢性疑难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