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巡礼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
自然保护区系列第期 导语 自然保护区是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着我国70%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的野生动物和60%的高等植物,也保护着约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天然次生林和约万公顷的各种典型湿地。同时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生态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利条件,为环境的监测和定位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 江西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推荐理由 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江西九江市彭泽县境内。桃红岭多为海拔-米的山峰,最高峰猫鹰窝.6米,是中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分布区。保护区内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生物种类繁多,动、植物珍稀奇特,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生物资源。 保护对象 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及其栖息地 资源状况 动物资源植物资源 保护区类别 野生动物类型 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下游,江西省最北沿彭泽县的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32′-°43′,北纬29°42′-29°53′。保护区东、北、西三面以公路为界,分别与东升镇、上十岭垦殖场、黄花乡、黄岭乡相毗邻,南面地形较复杂,以沟谷为界与杨梓乡接壤,南北最长为18.25千米,东西最宽13.4千米,桃红岭保护区总面积12平方千米,涉及7个乡镇(场)、23个行政村。 年10月,为了保护梅花鹿这一濒临灭绝的珍贵物种,江西省人民政府建立了江西省桃红岭梅花鹿保护区,保护梅花鹿繁衍生息的环境。 年6月,因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重大的保护价值,国务院以国办发[]45号文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属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季节变化明显,无霜期长。冬季以北风为主,元月份平均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18.9℃(年12月6日),为江西省的最低点;夏季以南风为主,7月份平均气温29℃,极端最高气温40℃(年7月23日);全年平均气温16.5℃。 保护区气候温差变化幅度较大,具有高温高湿的大陆季风气候特点,有利于各种植物生长发育,可为梅花鹿提供充足的食物源。 植物资源 保护区内有维管束植物有余种。地带性植被为常绿阔叶林,植被主要为亚热带灌草丛或灌丛。海拔米以上主要为马尾松疏林灌丛,及由高中草本植物组成灌木草丛。灌木有胡枝子、大叶胡枝子及苦槠、青冈栎等。海拔米以下溪谷山坡还残留有次生苦槠、青冈栎、木荷常绿阔叶林及苦槠、木荷、小叶栎、白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还有半人工杉木林、杉竹混交林、油茶林等。溪流两岸还有高大的斑茅草丛分布。 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内药用植物种类丰富,如桔梗科的苦叶沙参、桔梗;伞形科的白花前胡、竹叶柴胡;百合科的土茯苓、百合。其中葛藤、紫花地丁、乌饭树的叶、果以及茅栗叶、耳叶牛皮消、羊乳、玉竹、黄精、美丽胡枝子、蕨类及苔藓等都是梅花鹿喜食植物。 沙参:桔梗科沙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胡萝卜状,不分枝,高可达1米,植株直立而不分枝,假总状或圆锥花序,狭窄,花梗短,花萼全缘或具齿;花冠常紫色或蓝色,花梗短,花丝下部扩大成片状,花药细长;子房下位,胚珠多数。种子椭圆状。7-8月开花。以根入药。秋季刨采,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刮去粗皮,即时晒干。无毒,甘而微苦,有滋补、祛寒热、清肺止咳,也有治疗心脾痛、头痛、妇女白带之效。主治气管炎,百日咳,肺热咳嗽,咯痰黄稠。根煮去苦味后,可食用。 动物资源 桃红岭动物资源更具特色。桃红岭有鸟兽种。其中,鸟类种,兽类42种,昆虫种。除梅花鹿外,还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云豹、金钱豹、白颈长尾雉、苏门铃、豺等。 桃红岭梅花鹿自然保护区不仅是南方亚种梅花鹿的家园,还是众多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的宝库。截至年11月,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头自然种群,是中国野生梅花鹿南方亚种最大的分布区。梅花鹿在分类上隶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为东亚特有种。野生梅花鹿总数仅有头左右,濒临灭绝,极为珍贵,已被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编写的红皮书列为频危物种,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是一种中小型鹿,体长至厘米,尾长12至13厘米,肩高70至95厘米,体重70至千克。毛色夏季为栗红色,有许多白斑,状似梅花;冬季为烟褐色,白斑不显著。颈部有鬣毛。雄性角长达30至66厘米。 梅花鹿群居性不强,雄鹿往往是独自生活,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晨和黄昏,生活区域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春季多在半阴坡,夏秋季迁到阴坡的林缘地带,冬季则喜欢在温暖的阳坡,主要以草、水果、草本植物、树芽、树、农作物为食。种群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东部、日本和中国。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豺:有11个亚种,大小似犬而小于狼,体长85-厘米,尾长45-50厘米,体重10-20千克。吻较狼短而头较宽,耳短而圆,身躯较狼为短。四肢较短,尾比狼略长,但不超过体长的一半,其毛长而密,略似狐尾。背毛红棕色,毛尖黑色,腹毛较浅淡。下臼齿每侧仅2枚。 豺既能抗寒,也能耐热,但以南方有林的山地、丘陵为其主要的栖息地。群居性,少则2-3只,一般7-8只,甚至10只或结成更多只聚合成群,雄兽居多。集体猎食,常以围攻的方式,几乎在同域分布的大小兽类它们都能对付。寿命约10余岁。虽分布广泛,但数量稀少。 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分布最多的野生梅花鹿华南亚种区,又是江西省唯一的以灌草丛和灌木植被为主的自然保护区。桃红岭梅花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的稀有性、多样性以及由此构成的生态系统完整性决定了该保护区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桃红岭保护区自然和人文景观已成为中国科研开发的基地,科普教育的必备课堂及生态旅游的场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4976.html
- 上一篇文章: 木东诗社年第期总第87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