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果蔬肉蛋价格又双叒叕涨了!广东福建猪肉比去年贵了40%,北京市46种常见蔬菜34种涨价,上海超市里的苹果十几块钱一斤……天气越来越冷,心也越来越凉,难道被双11掏空的钱包,回血都来不及,就要被菜市场彻底榨干了吗!不过呢,做人还是要乐观一些。虽然农副产品卖得贵,但现代人好歹有菜吃,选择还不少,其实已经不错了。毕竟人类出现在地球上几百万年,可是直到20万年前,我们才告别了男人拎着标枪满山跑,女人围着兽皮捡野果的日子,勉勉强强“发明”了农业,吃上了自己种的,长势挺不喜人的麦子稻子。▲这么大片的麦穗,原始人想都不敢想!

没有农业的生活,快乐但清贫

虽然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吃肉喝酒看书的日常行为,哪样都离不开农业支撑,但人类社会以农业为基础的时间,其实短得惊人。从南方古猿露西掉下树,到20万年前,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人类一直过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日子。那时狩猎者专职狩猎、采集者专职采集,人类为了追逐食物不惜去往任何地方,也会主动离开资源被耗尽的地区。这种生活方式有很多好处:能吃到很多种类的食物,能游览许多有趣的地方,走到哪儿吃到哪儿,还能充分锻炼身体。但是,这也意味着食物不会自己找到你,你想吃饭,就得出门觅食,相信我,这绝没有听上去那样好玩。▲现代社会,部分马赛人部落维持着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最显而易见的是,人要吃饭,是因为人需要热量,而人想吃饭,却必须先消耗大把热量。这简直像泳池蓄水放水的小学算术题,什么时候是个头?除了浪费热量,外出觅食的成本还包括寿命缩短。因为你很可能因为技术不精,吃到一些有剧毒的东西;在捕猎过程中受伤甚至被猎物杀死;或者在追逐食物的过程中,接触到致命的病毒和寄生虫。不过,最大的问题在于,狩猎采集的生存方式,显然不利于文明发展。既然你不确定自己究竟会在某个地方待多久,你就不会去建造成本高昂,耗费巨大人力的基础设施。你也不会储存任何长期资源,因为根本就没有“长期”这一说,于是私有制很难出现。同样,你不会有很多亲戚朋友,因为靠狩猎采集,养活不了太大的社群,这也就导致社会分工不可能太精细。▲狩猎采集文明不需要金字塔如果你不满足于打打野猪挖挖草,想人丁兴旺,甚至想有一点物质储备,能选的路就只有一条了:开荒种地,自力更生。发明农业的念头,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社会中。

“发明”农业:驯化植物

人类是杂食动物,食用植物的历史和物种诞生的历史一样长。但从采集到“拥有”,过程并不容易。人类花了差不多20万年才认识到,植物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拿来自己种,甚至按照我们的意思被“驯化”。这个技术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我们一般叫它“选择育种”。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其实挺简单。首先,你需要找到一种你想要的植物,也许它能结出更多美味又营养的果实,也许是它的果实耐储存,也许是它们能抵御虫害和干旱。然后你种下这颗植物的种子,收获之后,重复第一步。执行这种操作连续几个周期之后,你就能得到具有你选择的特性的农作物,而这一切看上去都像是自然天成。比如,你能想到在仅仅几百年前,西瓜还长下面这个样子吗?▲17世纪画家笔下的西瓜西瓜被驯化已经年了,现代人的认知里,西瓜甜美多汁,从大到小有籽无籽任君选择,然而最初的西瓜品种只有5毫米长,需要用锤子敲开,吃起来跟还没熟就变质了的杏仁差不多。西瓜的例子向我们证明了选择育种是多么了不起的发明。如果没有选择育种技术,玉米、大麦、水稻、苹果、可可树、金鸡纳树等对人类文明至关重要的植物,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少了高产量的驯化作物,人类也无法大规模收获粮食,人口不能稳定正增长,更不会出现商业贸易和专业分工。

发展农业:氮的奥秘

如果你反复种植同一种植物,你将面临一些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植物耗尽土壤中的养分,随后大批量死亡;虫害肆意蔓延,引发饥荒;浅根系作物导致土质疏松,引发水土流失;人类食物千篇一律,生活了无乐趣。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你需要给土地留出恢复地力的时间。所以,发明选择育种,只是建立农业文明的第一步,即使不考虑化肥、杀虫剂、食物保鲜这些进阶技术,要想靠农业过活,人类起码也还得掌握轮作技术。▲农业噩梦:水土流失轮作技术的核心,是把氮留在土壤里。氮是最常见的植物养料,虽然空气中70%都是氮气,植物却只能从土壤里摄取氮。让土壤富含氮元素,最简单的做法是时常把动物拉到空田里遛遛,用牲畜排泄物给土地补充营养。当然,这样不能扩展你的餐桌多样性,所以更好用的技术是“二田轮作”:开辟两块农田,A田遛牲畜,B田种食物,第二年再换过来。在这个基础上,人类还发明了三田轮作乃至四田轮作,效率更高,收获的食材更丰富,缺点是人也更累。▲三田轮作模式(图片来源:《万物发明指南》,中信出版社,年9月出版)说到这里,会算数的朋友或许已经发现了,“三田轮作”土地已经很辛苦,“四田轮作“时,没有任何一块地在任何一年能闲下来。那么地力怎么恢复?这时候就要用到神奇的豆类植物了。▲健康食品鹰嘴豆,对土地也有益处鹰嘴豆、普通豌豆、大豆、普通黄豆、紫花苜蓿、苜蓿、扁豆、花生……这些植物根系中寄生了“根瘤菌”,根瘤菌能吸收植物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一部分碳,同时将一些氮气(N2)转化成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形式(也就是氨,NH3),而氨则以小瘤的形式储存在植物的根系中。当你收割豆类植物时,它们的根系还留在土壤中,所以氮和根瘤菌就都回到了土壤中,等待下一次种植时再发挥作用。▲花生好吃,根也可以固氮不过正如我们所知,科学常常比技术来得晚。合理的耕作模式是经过上万年的试错,才被摸索出来的。最基本的二田轮作模式在公元前年出现,而四田轮作模式更是到了18世纪才姗姗来迟。这意味着,你即使是个普通农民,穿越回文明早期,也能成为一代传奇,人类救星。▲重回年,用轮作技术解决爱尔兰土豆饥荒其实不光是农业,现代文明司空见惯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几百、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年间,人类奇思妙想和探索试错。怎样发明书面文字?怎样制造丝绸衣服?望远镜是哪里来的?函数和逻辑学有什么存在必要?瑞安·诺思的《万物发明指南:时间旅行者生存手册》,为你介绍了人类社会的所有重要发明。除了帮你了解文明,本书还指导你创造文明。如果把你传送到随机的历史时期,你如何为自己创造出堪比现代社会的便捷生活条件?假设最坏情况出现,人类社会一朝毁灭,你能否肩负起重建文明的重任?无论想时空穿越,还是想改写历史,《万物发明指南:时间旅行者生存手册》都能给你提供帮助。打开这本书,与瑞安·诺思一起回到人类婴儿时期,亲眼见证文明的诞生。

作者:(加)瑞安·诺思

定价:78.00

上市日期:年10月

出版品牌:中信出版·鹦鹉螺工作室

书号:ISBN5

页数:

分类:创造发明-普及读物

关键词:发明,文明,穿越,时光机

互动福利

后台留言

假如时光机载着你穿越到了几千年前

然后失灵了······

你会怎么活下来?

我们会选出3位点赞最高者

送出《万物发明指南》一本

活动时间:.12.2-12.5

公布获奖时间:.12.5晚

●内容简介●

从钻木取火到发明蒸汽机、计算机,以你的名字命名元素周期表和物理定律,从时空穿越到再造人类文明,这就是你的通关秘籍。

《万物发明指南》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一本包装成“时光机维修指南”的万物发明手册,意在为被困于未知时间和未知地点的时光机用户提供生存下去的必备知识。按照本书开头给出的流程图,读者(时间旅行者)可以判断自己处于地球的何种发展时期,然后借助每一章的具体内容(对应一个被困在过去的人可能有的不同需求)例如衣食住行、急救医疗,发明不同的机器以更好地满足自己和文明的发展需求……

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万物发明指南》,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如何耕地、如何发明耕地所需的器具,学会辨识并了解具有不同用途各具特点的动植物,乃至学会发明蒸汽机、计算机,甚至还有基本的音乐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直接购书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5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