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参

别名:上党人参、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为桔梗科植物常参、素花党参、川党参、管花党参、球花党参、灰毛党参的根。

原形态:党参多年生草。根长圆柱形,直径1-1.7cm,顶羰有一膨大的根头,具多数瘤状的茎痕,外皮乳黄色至淡灰棕色,有纵横皱纹。茎缠绕,长而多分枝,下部疏被白以粗糙硬毛;上部光滑或近光滑。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灌木丛中及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河南、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党参喜冷凉气候,忌高温。幼苗期喜阴,成株喜阳光。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栽培为宜。不宜粘土、低洼地、盐碱土和连作地上种植。

性状鉴别:党参药材由于产地不同,有西党、东党、潞党等三种。

1.西党

根部类圆柱形,末端较细,长8~20厘米,直径约5~13毫米。根头部有许多疣状突起的茎痕,俗称"狮子盘头",每个茎痕呈凹下点状。表面灰黄色或浅棕黄色,有明显纵沟,近根头处有紧密的环状皱纹,逐渐稀疏约占全体之半。皮孔横长、明显,略突出,长约0.3~0.8厘米。支根脱落处常见黑褐色胶状物,系内部乳汁溢出干燥所成。质稍坚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白色,有裂隙,木部淡黄色。气特殊,味微甜。以根条肥大、粗实、皮紧、横纹多、味甜者为佳。主产陕西、甘肃。

2.东党

根类圆柱形,常分歧。长12~25厘米,直径约5~22毫米。根头大而明显,根外皮黄色及灰黄色,粗糙,有明显纵皱。皮孔短而突出,呈点状突起。质疏松,易折断。断面皮部黄色,木部黄白色,皮部占本部之1/3,皮部有横向裂隙,木部射线亦成裂隙。以根条肥大、外皮黄色、皮紧肉实、皱纹多者为佳。主产东北等地。

3.潞党

根类扁圆柱形,单一,长约8~22厘米,直径约7~10毫米,亦有较长大者。根头部无明显"狮子盘头"。根表面浅灰棕色,有深而不规则的纵皱沟,近根头处有较稀横纹。质较轻,易折断,断面不规则。气微,无香气,味甜。以独支不分叉、色白、肥壮粗长者为佳。

主产山西,多为栽培品。野生于山西五台山等地者称"台党"。

炮制:

1.将原药拣去杂质,冬季用温水抢洗,春夏秋用冷水抢洗,捞入筐内,上盖湿布,次日取出去芦,切顶头片及马蹄片,有切6分长横筒,晒干。

2.若取其和中补气,则用蜜炙,每斤药片用蜜3~4两,倒入锅内,炼开,再投入药片拌炒至金黄色,摊冷,以疏散不粘手为佳。

3.若取其和脾健胃,则用米炒,每斤药片用米3两,投入锅内,米药同炒,至深黄色为度。

4.麦麸拌炒法:将麸皮置于加热之锅内,至锅上起烟时,加入党参片,拌炒至深黄色,取出筛去麸皮,放凉。(每党参斤,用麸皮20斤),也可清炒法。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补肺、益气生津。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虚喘咳、气短自汗、气微两亏诸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养血宜生用;补脾益肺宜炙用。

注意事项:实证、热证禁服;正虚邪实证,不宜单独应用。

各家论述:

1.《本经逢原》:清肺。上党人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2.《本草从新》: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

3.《纲目拾遗》:治肺虚,益肺气。

4.《科学的民间药草》:补血剂。适用于慢性贫血,萎黄病,白血病,腺病,佝偻病。

5.《中药材手册》:治虚劳内伤,肠胃中冷,滑泻久痢,气喘烦渴,发热自汗,妇女血崩、胎产诸病。

6.《得配本草》:上党参,得黄耆实卫,配石莲止痢,君当归活血,佐枣仁补心。补肺蜜拌蒸熟;补脾恐其气滞,加桑皮数分,或加广皮亦可。

7.《本草正义》:党参力能补脾养胃,润肺生津,腱运中气,本与人参不甚相远。其尤可贵者,则健脾运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鼓舞清阳,振动中气,而无刚燥之弊。且较诸辽参之力量厚重,而少偏于阴柔,高丽参之气味雄壮,而微嫌于刚烈者,尤为得中和之正,宜乎五脏交受其养,而无往不宜也。特力量较为薄弱,不能持久,凡病后元虚,每服二、三钱,止足振动其一日之神气,则信乎和平中正之规模,亦有不耐悠久者。然补助中州而润泽四隅,故凡古今成方之所用人参,无不可以潞党参当之,即凡百证治之应用人参者,亦无不可以潞党参投之。

附方:

1.补中益气汤:黄芪15克、人参(党参)15克、白术10克、炙甘草1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枣6枚 

2.柏子仁丸:柏子仁g麻黄根(蜜根)g半夏曲(炒)g党参g白术(麸炒)g牡蛎(煅)g麦麸(炒黄)50g五味子(制)g大枣g

3.八珍糕:党参3两,白术2两,陈皮1.5两,茯苓,淮山药,连肉,薏苡仁,扁豆,芡实各6两,粳米糯米各5升

常用配伍:

1.配黄芪,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用治脾虚便溏,泄泻,中气下陷等证。

2.配茯苓,补气健脾,兼能除湿。

3.配花粉,益气生津除烦,用于温病后期,气津两伤,脾胃不和,虚烦懊憹者。

4.配丹参,补气健脾,益气生血,补血活血,凉血安神,能气血同调,凡气虚血热,心烦不寐者,用之合拍。

5.配沙参,气阴双补,用治气阴两虚之证。

6.配陈皮,党参益气健脾,陈皮理气醒脾,二药合用,补泻兼施,堪称佳对。

7.配当归,一为补血之要药,一为益气之佳品,相须为用,则益气生血,用治气血两虚之证。

8.配紫苏,补气散寒,扶正祛邪,用治气虚兼有表证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5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