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县,会续写新的商都传奇这是关于岷县,
正因为如此,十一五期间的兰渝铁路几易规划线路,却从未更动穿越岷县境内的设计方案。 视频:《洮河纪事》之《商都岷州》 七集电视记录片《洮河纪事》由临洮县电视台创作拍摄,获得年甘肃省电视纪录片和专题电视片一等奖。 商都岷州撰稿:樊柳青向樊柳青先生致敬,谢谢! 一 早上五点多钟,张喜夫妇提开他们位于岷县南门早市,牛肉骨头铺子的门板,开始他们一天的生活。这之前,他们放在大铜锅里的牛骨架子,已经用慢火炖了十几个小时。 清晨五点的早市,人们最先看到的,是灯火通亮的牛肉骨头铺子,闻到的也是牛肉骨头特有的清香。岷县人引以自豪的牛肉骨头这一特色小吃,流传十分久远。简单的做法,原始的吃饭,丰富的营养,岷县人在时代的变迁中,一直对它不离不弃。 “张喜家的骨头开锅了,赶早集的人们啃一个大骨头,喝免费的牛骨汤,浑身上下热热乎乎。岷县自古就是‘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的要地,不折不扣的陇中旱码头,千百年来,这里物流集散,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商旅,艰辛勤劳的小夫,在黎明的黑暗中早早起身去牛肉骨头铺,吃过骨头,喝好清汤,赶早从这里出发去远方,年复一年,从来如此。黎明前的昏暗晨曦,掩映不住古岷州城厚积薄发的活力,太阳升起的时候,那些大大小小的商队已经行走在了通往四方的大道上……” 岷县人的特色早餐美食: 牛肉骨头、牛肉汤、糊糊儿 县城和乡下所有药材市场,天不亮就去交易。繁华的南门早市上,人们购买蔬菜杂物去的也很早。 早上九点多钟,药市基本结束。此时,岷州城里的牛肉骨头铺冷清了下来,张喜夫妇一天的生意圆满的结束了。 二 时过境迁,如今的商旅不用再像以前那样起早贪黑,但岷县人还是约定俗成的遵从早年间遗留下来赶早的传统,这是商都岷州打在人们生活中深深的烙印。是什么成就了商都美誉,这得从岷县城挨挨挤挤,蔚为壮观的茶庄说起。 这里的茶商不能小看,小小县城中的茶商有本事将四川、云南一路北上贩运过来的茶叶,发散到省会兰州这样的大都市去。当年,这些茶商的祖辈们,更是气势恢宏,他们链接了藏、青、甘、川、滇著名的茶马古道,将西北藏区的蕃马、皮货,当地的水烟、药材、蓬碱,运送至千里之外的川滇,再从那里贩回茶叶、蔗糖、绸缎、瓷器、纸张。 岷县梅川镇“千年药乡,商贸重镇” 岷县至今一直保留着茶埠、马坞、马营、买家等地名。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这些商业行为,并非单纯的满足岷县人自身的供需,而是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庞大的高起点的产业体系,这就是商都古老而又清晰的脉动。 三 如今,这里交易、流通最为瞩目的就是各种药材。洮河流经岷县83公里,在他的扶育下,这里出品的高质量的黄芪、当归、党参。几百年来,全国各地药商的马队、牛车、骆驼、独轮撵,川流不息的行进在洮河边的这个千年药乡,从这里带走当地盛产的药材。 岷县“中国当归城”中药材交易市场 岷县当归是千年药乡的当家花旦。年,中国当归之乡岷县,当归价格每公斤售价最高达到元。药农想才拉了公斤药材,在市场上卖了一万多元,他激动地大哭了一场,因为自己的庄稼地,竟然种出了如此的好价钱。 岷县当归和药农 黄芪饮片和药农 新鲜党参和药商 因为药材种植、贩运,岷州历来繁华。年4月23日,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一行3人到达岷县,在岷县短暂停留。他在西北行记中这样讲述了自己在岷县的生活:“5时半到达岷县,进南门,投宿聚华栈,,屋舍整洁,为离皋兰后所未见,房金每人每天两毛,亦廉甚,后,同仁至,到福寿源饭庄进膳,市廛甚盛,大饭馆、戏院、浴室、成衣铺,诸肆鳞接,洵乎一商业都会也”。顾颉刚先生为我们描述了一幅让人心之向往的商业都会胜景图。当年县城有经营药材为主的山西会馆四川会馆冀鲁豫会馆,这些会馆中都供奉着药王、财神、火神、关圣、岳圣这五圣。茶马古道重镇马坞至今还保留着供奉药王孙思邈的药王洞。 四 两百多年前,陕西药商们还把自己家乡盛传的“九曲黄河阵”引进到这里,中原风俗在西北边陲之地岷县落了脚,见证着商都以商促文的历史遗迹。商品规模贩运,流通的特性,无形中促进了当地传统手工制造业的发展。 岷县张家坪村村民尹千红正在整理陶艺产品 张家坪村是个陶艺村,陶艺艺人张光清制作的基兽,原来是大户人家房屋脊上的辟邪之物。经过淘凛、发酵的红土泥团,在张光清的手中艺术的幻化着。看他的狮子,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中对狮子写意夸张的文化内涵,又凸显着张光清自己作为普通百姓,对狮子理解出的生动可亲的个性。他的另一种作品是安宁平和的鸽子,灰扑扑的鸽子,似乎和岷县人年复一年跋涉在商旅途中,洒脱、随意而又坚苦卓绝的精神状态很合拍。 岷县清水村铜铸作品 洮河岸边的清水村,是远近闻名的铸造专业村。村民何道海的祖上曾为拉卜楞寺,铸造了一口直径4米的大铜锅,据说那口大锅成为拉卜楞寺的重要收藏,不轻易示人。 如今,手工的魅力让这些铜器有了很高的地位,青海、西藏等地的藏族同胞,将这些手工铜器摆放在家里,作为财富和艺术的象征。 这几天,何道海创作的带花栏火盆即将完工,这个花栏火盆他们精工细制,已经做了半个月。客商的定价是元左右,这让何道海倍感欣慰。古老的手工艺,在现代工业社会的急速发展中还是显现出它们不衰的价值。 五 民间手工业遗迹是古岷州发达的商贸体系的一部分。千百年来,民间经济的发达促生了民间文化的繁荣,县里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会,七月二十二日为财神会,后来这些集会集中起来,成为如今一年一度的,五月十七花儿会。 往昔岷县二郎山五月十七花儿会会场远景 包新田摄 岷县高寒阴湿,春天姗姗来迟,人们好像一下子从冬天进入了夏天。岷县城乡的“花儿”,也就在这时次第开放。 有人说,是因为大西北的荒凉中,开放在原野和山岗上,绚烂多彩生机蓬勃的花儿,人们非常爱慕和珍惜,他们的民歌也因此取名为花儿。也有人说取名花儿,是因为出现在花儿中的人物,尤其是青年女子,总会被比兴为牡丹花、山丹花、海纳花、豌豆花、马莲花。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花儿研究学者张亚雄指出,“所谓花儿者,实际上等于汉语的藏歌,是接近蒙藏部落所开创,仿藏人音节,制汉语山歌。”那么,花儿的含义,谁能诠释的更为准确一些呢? 往昔岷县乡下花儿会会场 花儿会是群众的狂欢节,没有统一的组织者和主持人,群众就是它的主人。约定俗成的日子里,大家自发汇集到某个会场,少则三四千人,多则两三万人。平日里,他们该种地的种地,该下田的下田,再平凡普通不过。只是今天,他们脸上神情溢彩,气质脱俗,这里是他们的舞台,他们是这里的明星。 岷县唱花儿明星“占将”先生 “花儿”是这片土地上的黎民百姓,抒发自己幸福和忧伤,甜蜜和辛酸,诗意和哲理,丰富情思,独特有效的方式。这涩烈的洮岷花儿,正是一方民众生活的,减压阀和润滑剂。苦也罢,乐业罢,喜也罢,悲也罢,一曲花儿,生命便又一次充满了水分和弹性。 如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协分别授予了岷县:联合国民歌考察采风基地、中国花儿之乡、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二郎山花儿会被列为了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场花儿会之后,岷县的高原群山之间,各种民间文化活动相继展开。年农历六月初六,民俗文化研究者张润平先生带我们走进了岷县锁龙乡,直面碰触了当地独有的“神会”——青苗会。 岷县锁龙乡青苗会“走马巡域”,掘取灵水 三年前,当地3万多群众神秘举行的青苗会,以其古老和神奇,惊触了张润平先生。他开始拭去岁月厚厚的尘埃,抢救性的研究岷州大地,甚至省内外绝无仅有的民间民俗活动——青苗会。这之前,青苗神会神秘的隐匿在古岷州东部层叠的青山中,从不为外人知晓。 岷县著名民俗学者张润平先生(左一) 向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右一)介绍岷县历史文化 青苗会供奉祭祀着两位女神,相传两位女神当年都到了出嫁年龄,不满家里指定的婚姻,离家出走,最后在锁龙乡显神,成为统管一方的两位女善神。 岷县锁龙乡青苗会二位“娘娘”女神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各种庄稼扬穗灌浆,苍青喜人之时,当地群众都会为两位女神选取各自的水头,求两位娘娘欢心,保佑雨水顺畅,雹灾勿侵,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两位被选中给娘娘做水头的人,是当地男性村民,一般是村子里体貌端庄,德高望重的中年男子。两位水头又被称之为,大老爷和二老爷。两位老爷要自己出资一两万元不等,置办新房,筹办筵席。 选作两位女神的老爷,是非常神圣的事。一些外人将这喜酒认为是,传统意义中的婚庆之酒。村民们极力反对。他们谨慎隐晦,极其严格的遵守为期12天的青苗会,无数繁文缛节以及戒律。老爷们绝对不允许,和任何女人说话或同处一室。全村人携礼品恭贺,老爷并不接待,只管在新房里坐床服侍娘娘。坐床整整12天。老爷的床,庄严的像祭坛一样。 坐床三天以后,大老爷和二老爷要去娘娘祠回合取水。晨曦初露,古素村的二老爷要出发了。本来,每位老爷有一名锣客,一名伞客。今年的情况有些不同,人们没有选出有财力当伞客的村民,所以,二老爷只得和他的锣客前去娘娘祠。 娘娘祠人山人海,人们抬上二位娘娘,沿固定的路线进行走马巡域,掘取灵水。取到灵水,预示着女神们允诺了,这一年中她们会保佑村民们富足安康。也许,这是人类神灵崇拜中最富于人性的方式。 张润平和其他一些文化工作者认为,青苗会是人类童年的活化石,农耕文明的记忆和见证,现代社会的人们,应该去尊重和理解这片古老贫瘠土地上的人们以这种强烈、浓烈、嘶喊心肺、悲喜交融的方式,诠释他们炙热动情的生活。 无论是花儿会还是青苗会,它们都为岷州延伸了,作为商都的别样活力。在这里,文化活动其实也是一根经济杠杆,每个会场都会约定俗成的形成繁盛的商贸交流会。 生活就是这样奇妙的,不露声色的,将多彩的文化和现实的生活,严密对接在一起。 六 发达的通讯和运输业,改变了以往的商业运作模式,不少地域因此失去了发展商业的有利机遇。令人深思的是,岷州继续保持着活跃的商都景象。岷县供销联社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营利性供销联社,由近百个经营门店组成的经营网络,年销售额近亿元。农资商品不仅占领了本地市场,而且还拓展到了兰州、天水、武都、甘南等周边市县。年7月,国家在岷县专门召开了全国供销联社推广会。不仅如此,周边市县许多乡镇,三六九或二五八的逢集日,慢慢地随着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逐渐萎缩甚至消失。 年岷县7.22地震救灾期间 岷县梅川镇供销社门前 年岷县7.22地震救灾期间 岷县梅川供销社永光村综合服务社 岷县同样面对的是全速前进的市场经济时代。然而,上世纪至今的十多年时间里,岷县以前并没有集市的六个乡镇,随着人口的增长,发展起了自己的集市。这些现象让很多人费解,岷县人则笑说,这是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的是商都的血液。 正因为如此,十一五期间的兰渝铁路几易规划线路,却从未更动穿越岷县境内的设计方案。 岷州人无法隐藏发自内心的喜悦,岷县药农说,铁路通到岷县的那一天,他们村又会多出一些从事药材种植贩运的百万富翁。岷州,会续写新的商都传奇! 走出岷县,商都人会稍带给你,岷县酥皮点心和炒大豆。当年,这些易于存贮,营养丰富的特产,放在茶马商人的行囊中,走遍了中国西部。而今,它却替我们拉近了,商都历史那渐行渐远的脚步。(完) 天边夕阳再次映上我的脸庞 再次映着我那不安的心 这是什么地方依然是如此的荒凉 那无尽的旅程如此漫长 注: 1、以上文字,由百度贴吧·岷县新闻资讯吧吧主 岷县密书长依照《商都岷州》视频字幕手动录入,如有遗漏差错,以视频字幕为准2、感谢岷县新闻资讯网友 劣徒sadness、洮河狗鱼儿、王阿平、艾薇不姓张、岷县密书长、真水无香、筚路蓝缕、凌晗mm、大笨若愚等网友供图,部分照片来自张润平先生新浪博客、白文科先生新闻报道、包新田先生网络照片,感谢各位,致敬!3、以上供图,岷县微吧无商业广告性质,如有广告,恭喜中彩 4、欢迎供稿供图,岷县新闻资讯QQ,邮箱 qq.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6812.html
- 上一篇文章: 供应信息新增安泰药材机械黄芪苗甘草
- 下一篇文章: 岷县当归城6月2日药材市场行情货源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