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要注意哪些 http://m.39.net/pf/a_4609706.html

桂枝加芍药汤

原文:《伤寒论》第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主之。”组成: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解析

太阳病误下之后,邪气内陷于太阴,则太阴本身之气血为此不和,气不和则腹胀,血不和则时有疼痛。因此,此腹满时痛时属于脾本身气血不和所造成的。为什么说这个是脾家气血的不和?因为这个病排除了两个问题:一是它和太阴病的总纲的腹满疼痛不同,那个用四逆类温中的方子,而这个用桂枝加芍药。症状来看,此证无吐,无自利,无下利。说明此腹满时痛不属于脾虚而有寒湿。另外,它不属于太阴病有湿热。因为它未涉及小便不利、手足自温,所以它不是湿热。此方芍药和桂枝的比例是6:3,而芍药是血分药。此腹满时痛时脾胃本身气血阴阳不和造成的,脾为阴脏,以血为主。此证非寒非热,故理中汤,四逆类,泄下之类的方剂无针对性。

医案举隅

桂枝加芍药汤证(1)虚利案刘渡舟医案:王××,男,46岁。因患急性细菌性痢疾未经彻底治疗而转为慢性菌痢。大便下痢,挟有红自粘液,每日少则三四次,多则五六次。来势甚急,常常来不及登厕就内污衣裤,但又后重下坠,大使排而不尽。伴腹中隐隐疼痛,肠鸣作响,病程逾年,曾用真人养脏汤,以及芍药汤等治疗,皆无效可言。脉沉弦而滑,舌质红,苔白。再三审证,辨为脾胃阴阳失调,气血不利之证。桂枝9克、白芍18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9克。二剂后,下利次数减为一、二次,腹痛肠呜消失。原方又进二剂,诸证皆消。事案病机要点在于脾胃阴阳失调,中焦气血不利。脾胃居中,为气机升降之本,气血阴阳之所主。脾虚则清气不升,胃虚则浊气不降,土气不和。则必然导致肝木郁滞,疏泄失常。此类病证非寒非热,介于虚实之间,所以用寒热之法治疗都不能取效。桂枝加芍药汤能够调和脾胃之阴阳,利血脉消瘀滞,并有平肝缓急之效,于调和睥胃中兼能疏泄肝木。(2)腹痛案刘渡舟医案:张×,女,32岁。每当午后即觉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腹肌向内抽掣拘急。饮食二便基本正常,但月经衍期,每次行经需10天左右,经色黑紫,挟有血块。脉珐细如按刀刃,舌质绛紫,苔薄白润。证属脾之气血不和,而肝木横逆克犯脾土。治宜平肝缓急,调和气血。桂枝10克、白芍30克、生姜10克、大枣12枚、炙甘草10克。连服六剂,腹痛止,拘急解。转方用当归芍药散而愈。柯韵伯称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而桂枝汤之所以能滋阴和阳,调和营卫,则首先在于其能调和脾胃之气。众所周知,营卫生成于水谷,而水谷转输于脾胃,所以,脾胃之气旺盛,则营卫生化之源充足。营卫和调则气血阴阳随之也和。从桂枝汤组方的五味药物来看,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自古以来都是厨房中常用的调料,有健脾开胃,促进食欲的作用,所以桂枝汤实际上擅能调补脾胃,通过调补脾胃,然后达到启化源,滋营卫,益气血,和明阳的目的。只有明白这一道理。然后就可以了解本案的治疗方法。重用白芍,使其.能和脾阴,利血脉,又能柔肝缓急以止疼痛,临床上凡见有腹满时痛,下利,舌质偏红,苔薄白而脉弦细者,多属脾胃气血阴阳失和,选用本方治疗,每能取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7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