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前胡第94天
前胡/QiánHú RADIXPEUCEDANI 上一期:坚持每天最少记一味中药—蛇床子 第93天 中药速记 功效:降气祛痰,宣散风热。 主治病证: (1)肺气不降之喘咳痰稠。 (2)风热咳嗽痰多。 性能特点: 本品苦泄辛散,微寒能清,专人肺经。既疏风清热、宣散肺气,又降气祛痰,善治外感风热或痰热阻肺之咳喘。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①《雷公炮炙论》:味甘微苦。 ②《别录》:味苦,微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甘辛。 ④《滇南本草》:性寒,味苦辛。 ⑤《纲目》:味甘辛,气微平。 归经:入肺、脾经。 ①《纲目》:手足太阴、阳明。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肝、脾、膀胱四经。 ③《本草经疏》:入手太阴、少阳。 基本属性 药材类别:根茎类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 入药部分: 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和紫花前胡的根。 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苏、四川等地。 采收加工: 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圆锥形或纺锤形,稍扭曲,下部常有分枝,长3~15cm,直径1~2cm。表面黑褐色或灰黄色,根头部多有茎痕和纤维状叶鞘残基,上端有密集的细环纹,下部有纵沟、纵皱纹及横向皮孔样突起。质较柔软,干者质硬,可折断,断面不整齐,淡黄白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形成层环纹棕色,射线放射状。气芳香,味微苦、辛。 饮片 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薄片。外表皮黑褐色或灰黄色,有时可见残留的纤维状叶鞘残基。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皮部散有多数棕黄色油点,可见一棕色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气芳香,味微苦、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 注意事项: ①《本草经集注》: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②《本草经疏》: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 功效与作用 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 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附方 ①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亦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Note:以上关于中药材前胡的介绍内容整理自《中华草本》《中国药典》《全国中草药汇编》等资料,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不宜当做私自用药前胡的参照,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故事 在安徽省宁国皖南山区天目山北麓,有个开生药铺的。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有家穷人的孩子老是咳嗽,病很重。穷人就到药铺询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川贝母”,但五分(1.5克)贝母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自已的孩子痛哭。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咳嗽,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止咳不一定非贝母不可。”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什么药?”“你到山上挖些前胡回来吃。”“前胡也能治病?”“准行。”穷人急忙跑到山上,挖了一些前胡。回家后他急忙煎好给孩子灌下去,孩子喝后果然不咳嗽了。穷人十分高兴,后来跟那个讨饭的叫花子成了好朋友。从此,这里的人咳嗽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前胡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 在中国药典中还有功效一样的紫花前胡: “ 每一医案现推出每月送书活动啦! 小编每天会给第一位回答正确的朋友加上1分,到月底了分数最高者将获得出版书一本哟! 猜 中 药 猜一猜这味中药是什么? 请在留言处写下您的答案! 转载仅作观点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ijiqingq.com/zhqhzy/461.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咳嗽不用慌不打针不吃药中医推拿
- 下一篇文章: 产地直供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