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龙”不是“龙”也不是蛇,它的学名叫波露豆齿蛇鳗,既然鳗鱼科,和一般的鳗鱼应该扯得上关系吧!没错。本文要介绍的这种鳗鱼科“土龙”却非比寻常,土龙身份奇特,身价百倍,且又是可遇不可求的海中珍品,带大家瞧瞧

按照东山沿海一带的民间说法,“土龙”能强筋壮骨。凡遇摔伤、骨折、筋骨酸痛必定想到要吃一帖“药膳土龙”或喝“土龙药酒”。有钱人家总会为媳妇或女儿,浸一坛“土龙药酒”以备坐月子时得到最好的滋养和补赏

药膳土龙汤

先用80度的热水烫去土龙外表的黏液,然后处理内脏,剁成块段,炖锅水烧开,放入土龙加入药材(当归,枸杞,红枣之类的)炖2小时就可以了,汤底浓香,对骨质有很好的疗效。

酒焗土龙砂锅煲

土龙的砂锅饭

土龙的砂锅粥

活泡土龙酒

泡酒必须活土龙哦,否则一个月基本冒泡作废,首先倒入少许高度白酒把土龙身上的黏液洗净,可以配上海马(可选放)和中药材一起放入52度浓度以上的白酒泡制,密封放通风处静置半年以上,越陈越好。老村医说,土龙有活血通络、追风定痛、填精益髓的功效,他早就列入骨科食疗的药帖。但凡摔伤、骨折、筋骨酸痛、形衰乏力者,必定建议食一帖“药膳土龙”,或者喝“土龙药酒”,神乎其神!

神圣之物,料理不能同俗。无论炖药、浸酒,处置土龙都不开膛破肚,以免走泄元气。经典做法是一手掐龙头,另一手握毛糙的竹皮粗纸,猛力下捋,拭净体涎,仅此而已。若是那家主人急着壮阳,会割开它的颈,扭着朝下,让龙血滴入白酒碗里,洇开如一簇牡丹,仰头一口灌下,如喝番鸭血一般。

闽南传统土龙食方,是加入当归枸杞,用陶锅慢炖。要壮腰补肾,再加北芪。

讲究者却不肯如此轻易放过它。简单的呢,是土龙加膏蟹,投几钱人参或一把四物呀八珍,炖个把时辰。如果要香醇厚味,再加猪尾入炖。上席时,只有猪尾巴还挺然翘然,土龙早就神化为汤。再讲究的呢,炖老母鸡,号称“龙凤配”,滋阴壮阳。

土龙,果然好滋味。炖烂了龙皮依然Q紧,汤香浓稠。大家在推让间不免争鲜,相互提醒,别太贪吃,多吃了晚上要钻地爬树满街跑。

厦门港一位老吃货说,有一回他在市场上碰到一条重有三斤的稀罕货,极粗壮。于是与猪尾骨、番鸭一起放在土锅里炖,海陆空混成作战。再丢一大把西洋参下去,炖一时辰,浓香忽忽顶锅。等到揭盖,锅面一片油黄,浓香喷薄,满室弥漫。土龙几乎炖烂,只剩龙头连一根脊骨带着刺骨。

我问惯常食补的朋友,若以土龙酒来配食炖土龙,神力相乘,功效会是如何?这大补膏汤是什么味道?他说,妙不能言。

“也不怎么啦,就一身气力无法发泄,衣服尽脱。第二天早起,眼睁不开,被胶住了。”

土龙泡白酒,是最闽南的特色食方之一。信奉此道的酒仙,把土龙和当归、川芎、巴戟、肉桂、枸杞、桂圆肉等十数种药材装入磅矸(大玻璃瓶),经年浸泡,药酒浓稠如膏。喝一口,血脉贲张;喝两口,血热从尾骶窜上来,穿通了任督两脉。一般人喝到第三口,百分百会发麻,头脑昏烈欲炸,好酒不可贪杯哦。

如今土龙在大陆也声名远扬,。每逢新春,老朋友都不忘从我这里带瓶回老家,孝敬爸妈,送领导,招待贵宾,最具特色,当然还有私藏的

谢谢大家阅读喜欢更多海鲜的朋友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5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