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b/20090930/09073071708.shtml
本文乃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涉江采芙蓉——无名氏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首诗在《古诗十九首》中排在第六,显然是一首“游子”诗,写游子怀念他在故乡的妻子以及欲归不得的忧伤心情。有人说它是“思君”或“怀友”的,纯属附会曲说,固不足信;说它是思妇词,“还顾望旧乡”是居者对行者的揣想,也嫌曲折别扭,同样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在艺术上的突出特点是无论逮词造句或表现手法,都明显取法《楚辞》,不是形式上的机械摹仿,而是继承、发扬《楚辞》的某些优良传统。“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是屈原等楚辞作家在艺术上的基本表现方法之一,这是继承《诗经》的比兴传统,并有所发展的结果。《楚辞》运用比兴不象《诗经》那么单纯,而是用来构造艺术形象了,所谓“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说的正是这一点。本诗开头二句也是比兴,抒情男主人设想采的“芙蓉”、“兰泽”均在香草之列;诗人在此是借楚辞中“芙蓉”、“兰”这些现成的香草形象以象征一种高尚美好的人格,隐喻自己志趣的高洁。“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说明远在故乡的妻子亦为同调,彼此志趣一致,有共同的思想基础,这就是后面“同心”二字的基本含义。采芳送人,本是古已有之的风俗,至少《诗经》时代就盛行了,郑风《秦洧》不是写到“士”“女”相互“赠之以勺药”吗?“勺药”就属香草,用以赠人是为了“结恩情”(郑玄:《艺诗笺》)。楚辞中写到采芳相赠的事就更多,如“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九歌●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九歌●湘夫人》)“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九歌●山鬼》)“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九歌●大司命》)看来,采芳相赠,只能赠给“同心”之人,不“同心”则不能以芳相送,《离骚》云:“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离心”势必疏远,当然谈不上以芳相赠了。本篇的游子与思妇正是“同心”之人,故尔要采摘芙蓉、兰草以相赠。然而,采芳赠人的风俗,到汉代似乎已不流行。若以为此处写游子涉江采芙蓉、入泽揽兰草都是写“实”,那就不合实情了,而明知“所思在远道”还要去采,更是有乖常理。或许飘泊异乡的游子偶尔看见河边的芳草,即景生情,想到古代采芳的风俗,从《楚辞》中得到启发,才虛构出采莲采兰的诗句来,用以寄托他对故乡“同心”人的思念;加上“采之”二句的自问自答(亦自诘自嘲),游子那种凄寂的心境,就更鲜明地展示出来了。“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漫浩浩”当是“漫漫浩浩”的省略,“漫漫”形容路途遥远,“浩浩”形容两地相距宽广莫测,也就是“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之意,亦即下文“离居”二字的具体化。说明彼此之间不是一般的“离居”,而是地远路遥,相会无期的。前面写采芳遗所思,当自己意识到“所思在远道”,从恍惚的相思中清醒过来时,不免惘然自失。接着,又从这种失意的苦闷中想到古乐府《悲歌》中的话:“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既然“远望可以当归”,我们的抒情男主人自然也要试试了。然而,“还顾望旧乡”真能医治游子的精神创伤吗?回答是否定的:“长路漫浩浩”,表明连故乡的影子也望不见,于是,又不免是失望。到此,我们不难窥见诗人在艺术上的某种用心,即写希望和失望的交迭出现:“涉江”四句,一二句是希望,三四句是失望;“还顾”二句,上句表希望,下句表失望。希望都在想望中出现,是“虚”,失望都在现实中产生,是“实”。正因为希望是“虚”的,是相思过切而生起的梦幻,是精神极度忧伤而产生的心理调节,故不能持久。当这种希望的梦幻消失,那失望的程度就更强烈。游子那种痛切的相思之情,正是通过希望和失望的反复交迭,才一层一层地被揭示开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两句诗是对前面六句诗的概括,也是全诗的中心思想。前面已经说到,诗的男主人为什么要采芳?就因为他那远方的妻子与自己是“同心”的。他为什么要“还顾望旧乡”?就因为“同心”人在“旧乡”啊!他的心里之所以一-再生起希望之光,就因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其中自有一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所以,一想到“同心”就感到欣慰,就生起无限希望;然而现实无情,“离居”毕竟是无法改变的处境和现状,没有相见的机缘,唯有“忧伤以终老”的念头。这最后一句不仅仅是失望,而简直是绝望了。由此可见,“同心”和“离居”是构成本诗忧伤情调的基本矛盾,整首诗都围绕这对矛盾来展开。其中,“同心而离居”的“而”字又是构成这对矛盾的关键,同心不离居,白头偕老,当然美满幸福;同心“而”离居,这“而”字就值得琢磨了。这个“而”字实际,上提出了造成这种人生悲剧的根源问题,这就把个,人的哀怨与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了,从而深化了诗的主题,提高了本诗的社会价值。这一点,诗中虽未明言,但却向我们作了暗示,让我们自己去思考。朱自清先生说:“古诗浑成,不描写细节,也是时代使然。但读者并不感到缺少,因为全诗都是粗笔,这儿一个“而’字尽够咀嚼的。‘忧伤以终老’一面是怨语,一面也重申“同心’的意思一一是说尽管优伤,决无两意。这两句兼说自己和所思的人,跟上文专说自己的不同;可是下句还是侧重在自己身上。”(《古诗十九首释》)我是“我的感觉你已听不见”,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文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jb/11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