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右边?学习考试帮

来源:“kaoshiB”   

(一)、结构与分类

醌类化合物从结构上分主要有苯醌、萘醌、菲醌、蒽醌等四类。

1、苯醌类

苯醌类化合物分邻苯醌、对苯醌两类。邻苯醌不稳定,故天然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醌的衍生物

2、萘醌类

天然存在的萘醌类分为α(1,4)、β(1,2)及amphi(2,6)三种类型。大多数是α-萘醌类衍生物。中药紫草含多种萘醌类成分

3、菲醌类

天然菲醌分为邻菲醌及对菲醌两种类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分离得到的多种菲醌衍生物,具有抗菌和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4、蒽醌类

分为单蒽核和双蒽核两大类。

(1).单蒽核类

A、蒽醌及苷类

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的分布,可将羟基蒽醌分为两类:

①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在两侧的苯环上,呈黄色。

②茜草素型

羟基分布在同一侧的苯环上,多为橙黄或橙红色,主要存在于茜草科植物中。

B、氧化蒽酚类

蒽醌在碱性溶液中被锌粉还原成氧化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二酚,二者均不稳定,较少存在于植物中。

C、蒽酚或蒽酮

蒽醌在酸性条件下被还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蒽酮。

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中,在加工贮藏中会缓缓氧化为蒽醌。贮存2年以上的大黄检测不到蒽酚类成分

(2)、双蒽核类

A、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分为中位连接(C10-C10′)和α位(C1-C1′或C4-C4′)相连。

多以苷的形式存在。如番泻苷A,B,C,D。

二蒽酮类化合物C10-C10′易于断裂成相应的蒽酮类化合物,经FeCl3氧化生成蒽醌类化合物。

B、二蒽醌类

两个蒽醌环都是相同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排斥,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

(二)、理化性质

1、性状醌类多为有色结晶体,一般为黄色至紫红色苯醌,苯醌及萘醌多以游离态存在;蒽醌多结合成苷。2、挥发性和升华性游离的醌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升华性。小分子的苯醌、萘醌还具有挥发性。3、溶解性:游离醌类多溶于乙醇、乙醚、苯、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微溶或不溶于水。醌类成苷后,极性增大,易溶于甲醇、乙醇、热水,几乎不溶于苯、乙醚等非极性溶剂4、酸碱性醌类化合物多具酚羟基,显酸性。带羧基的醌类酸性较强;羟基位于苯醌或萘醌的醌核上属插烯酸结构,酸性与带羧基的蒽醌类衍生物类似;β酚羟基的醌类酸性大于α酚羟基;酚羟基数目越多,则酸性增强。

分类

代表药物

代表化合物

萘醌

紫草

紫草素、异紫草素

菲醌

邻菲醌

丹参

丹参醌Ⅰ、隐丹参醌、丹参醌ⅡA、丹参醌ⅡB

对菲醌

丹参新醌甲、丹参新醌乙、丹参新醌丙

蒽醌

单蒽核类

大黄、虎杖、芦荟、决明子、何首乌

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酚(大黄素型蒽醌)

茜草

茜草素、羟基茜草素、伪羟基茜草素(茜草素型蒽醌)

双蒽核类

大黄

番泻苷A

四、香豆素与木脂素

香豆素分为五大类,即简单香豆素类、呋喃香豆素类、吡喃香豆素类、异香豆素类及其他香豆素类。

简单香豆素

仅在苯环有取代基的香豆素类

伞形花内酯、七叶内酯、七叶苷、白蜡素、白蜡树苷

呋喃香豆素

邻酚羟基环合形成呋喃环结构

补骨脂内酯、紫花前胡内酯(6,7-呋喃骈香豆素);异补骨脂内酯(白芷内酯)(7,8-呋喃骈香豆素)

吡喃香豆素

邻酚羟基环合形成吡喃环结构

花椒内酯、紫花前胡素(6,7-吡喃骈香豆素);邪蒿内酯、白花前胡丙素(7,8-吡喃骈香豆素)

异香豆素

香豆素的异构体

茵陈炔内酯、仙鹤草内酯

其他香豆素

α-吡喃酮环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沙葛内酯、黄檀内酯

1.性状:

游离香豆素类:多为结晶性物质,大多有香味。香豆素中分子量小的游离香豆素多有挥发性(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并能升华。

香豆素苷类:一般呈粉末或晶体状,无香味、无挥发性和升华性。

2.溶解性:

游离的香豆素:能溶于沸水,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甲醇、乙醇、三氯甲烷和乙醚;

香豆素苷类:能溶于水、甲醇和乙醇,难溶于乙醚等极性小的有机溶剂。

3.荧光性质

香豆素类在可见光下为无色或浅黄色结晶。

香豆素母体本身无荧光,而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多显出蓝色荧光,在碱溶液中荧光更为显著。

荧光性质常用于色谱法检识香豆素。

呋喃香豆素外涂或内服后经日光照射可引起皮肤色素沉着。

在所有的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是中药补骨脂主要的有效成分,也是研究最多、最深入的呋喃香豆素,此类化合物主要是通过光敏反应发挥生物效应,可用于治疗白斑病,其中,8-甲氧基或5-甲氧基的补骨脂内酯作用更强。

木脂素的结构、性质及中药实例:

中药

主要成分

结构分类

五味子

五味子酯甲、乙、丙、丁和戊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厚朴

厚朴酚、和厚朴酚

木脂素类

连翘

连翘苷、连翘酯苷A

双并四氢呋喃类木脂素

细辛

细辛脂素

木脂素类

结构分类与代表化合物:

耳酮类结构类型

结构特点

2,3位为双键

2,3位为单键

黄酮

二氢黄酮

2-B环

黄酮醇

二氢黄酮醇

3-OH

异黄酮

二氢异黄酮

3-B环

花色素

黄烷醇

4位无羰基

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

三碳不成环

橙酮

三碳五元环

五、黄酮类

定义

经典:具有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的一系列化合物。

黄酮结构特点总结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溶解性、酸碱性和显色反应。

(一)性质

1.旋光性

游离的苷元中,除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及黄烷醇有旋光性外,其余均无光学活性。

黄酮苷类由于在结构中引入糖分子,故均有旋光性,且多为左旋。

2.颜色

黄酮类化合物大多呈黄色(交叉共轭体系)

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显灰黄~黄色

查耳酮为黄~橙黄色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几乎无色

异黄酮显浅黄色

花色素的颜色可随pH不同而改变,一般pH<7时显红色,pH为8.5时显紫色,pH>8.5时显蓝色。

3.溶解性

花色素>二氢黄酮>异黄酮>黄酮(醇)>查耳酮

1)花色素为离子型结构,具有盐的通性,亲水性较强,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

2)二氢黄酮(醇)非平面型分子,分子与分子间排列不紧密,分子间引力降低,有利于水分子进入,故溶解度稍大;

3)黄酮(醇)、查耳酮为平面型分子,分子与分子排列紧密,分子间引力较大,故难溶于水。

不同结构类型黄酮类化合物性质总结:

化合物类型

旋光性

颜色(原因)

水中溶解性(原因)

黄酮、黄酮醇

灰黄~黄色(交叉共轭体系)

难溶(平面分子)

查耳酮

黄~橙黄色(交叉共轭体系)

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黄烷醇

不显色(无交叉共轭体系)

稍大(非平面分子)

异黄酮

浅黄色(共轭链较短)

稍大

花色素

随pH不同而改变

较大(离子结构)

4.酸性

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具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

7,4′-二OH>7-或4′-0H>一般酚羟基>5-OH

5%NaHCO35%Na2CO30.2%NaOH4%NaOH

六、萜类和挥发油

一、萜类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萜类化合物为一类由甲戊二羟酸衍生而成,基本碳架多具有2个或2个以上异戊二烯单位(C5单位)结构特征的化合物。2.萜的分类

类别

碳原子数

异戊二烯单位数

存在形式

单萜

10

2

挥发油

倍半萜

15

3

挥发油

二萜

20

4

树脂、苦味素、植物醇、叶绿素

二倍半萜

25

5

海绵、植物病菌、昆虫代谢物

三萜

30

6

皂苷、树脂、植物乳汁

四萜

40

8

植物胡萝卜素

多萜

~7.5×至3×

>8

橡胶、硬橡胶

单萜:

分类

主要化合物

性质

无环单萜

香叶醇(牻牛儿醇)

具有似玫瑰香气,可制香料;可与无水氯化钙形成结晶性分子复合物;具有抗菌、驱虫等作用

单环单萜

薄荷醇(左旋体习称薄荷脑)

薄荷挥发油主要成分;直接冷冻法制备;具有弱的镇痛、止痒和局麻作用,亦有防腐、杀菌和清凉作用。

双环单萜

龙脑

具升华性,有清凉气味;具有发汗、兴奋、镇痛及抗氧化的药理作用

三环单萜

(少见)

倍半萜:

分类

主要化合物

应用

链状倍半萜

金合欢醇(法尼醇)

一种名贵香料

单环倍半萜

青蒿素

有很好的抗恶性疟疾活性

双环倍半萜

马桑毒素、羟基马桑毒素

治疗精神分裂症

薁类,如莪术醇

具有抗肿瘤活性

三环倍半萜

环桉醇

有很强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和抗白色念珠菌活性

二萜:

分类

主要化合物

应用

无环二萜

植物醇

叶绿素的组成成分,也是维生素E和K1的合成原料

单环二萜

维生素A

动物肝脏中,特别是鱼肝中含量更丰富

双环二萜

穿心莲内酯

具有抗菌、消炎作用

银杏内酯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分类

主要化合物

应用

三环二萜

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雷公藤内酯及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

雷公藤甲素对乳癌和胃癌细胞系集落形成有抑制作用,16-羟基雷公藤内酯醇具有较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和雄性抗生育作用。

四环二萜

甜菊苷

在医药、食品工业广泛应用。但近来甜菊苷有致癌作用的报道,美国及欧盟已禁用。

(二)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总结:

分类

主要化合物

环烯醚萜苷

C-4位有取基

栀子苷、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鸡屎藤苷

4-去甲基

梓醇和梓苷、玄参苷

裂环环烯醚萜苷

龙胆苦苷、獐牙菜苷及獐牙菜苦苷

(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性质1.性状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大多数为白色结晶或粉末(极少为液态)。分子中C-1、C-5、C-8、C-9多形成手性碳原子,故多具有旋光性。味苦或极苦。2.溶解性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多连有极性官能团,故偏亲水性,易溶于水和甲醇,可溶于乙醇、丙酮和正丁醇,难溶于三氯甲烷、乙醚和苯等亲脂性有机溶剂。环烯醚萜苷的亲水性较其苷元更强。

二、挥发油的组成与性质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性质及化学常数(一)挥发油的化学组成

类型

主要组成

代表化合物

萜类化合物

主要是单萜、倍半萜及其含氧衍生物

薄荷油含薄荷醇达80%左右;山苍子油含柠檬醛达80%等

芳香族化合物

小分子苯丙素类衍生物;萜源化合物;具有C6-C2或C6-C1骨架的化合物

桂皮中的桂皮醛百里香酚花椒油素

类型

主要组成

代表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脂肪族化合物

陈皮中的正壬醇人参挥发油中的人参炔醇鱼腥草挥发油中的癸酰乙醛(即鱼腥草素)甲基正壬酮等

其他类化合物

其他经过水蒸气蒸馏能分解出挥发性成分

如芥子油、原白头翁素、大蒜油等

(二)挥发油的性质1.颜色:少数挥发油具有其他颜色,如薁类多显蓝色,佛手油显绿色,桂皮油显红棕色。2.嗅味:多具浓烈的特异性嗅味(其嗅味常是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志),有辛辣灼烧感。3.析脑:冷却条件下主要成分常可析出结晶。4.挥发性:挥发油因挥发而不留油迹,脂肪油则留下永久性油迹;可随水蒸气蒸馏。5.溶解性:不溶于水。6.稳定性:遇光、空气、加热易氧化变质。挥发油与空气及光线经常接触会逐渐氧化变质,使挥发油的相对密度增加,颜色变深,失去原有香味,形成树脂样物质,不能随水蒸气蒸馏。

七、有机酸

1.定义有机酸是一类含羧基的化合物(不包括氨基酸),广泛分布在植物界中,存在于植物的花、叶、茎、果、根等部位,多数与钾、钠、钙等金属离子或生物碱结合成盐的形式存在,也有结合成酯存在的。分类:可分为芳香族、脂肪族和萜类有机酸三大类

分类

主要成分

芳香族有机酸

对羟基桂皮酸、咖啡酸、阿魏酸、芥子酸、马兜铃酸

脂肪族有机酸

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琥珀酸

萜类有机酸

甘草次酸、齐墩果酸

八、多糖

  由10个以上的单糖通过糖苷键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为多糖,通常是由D-葡萄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L-鼠李糖、D-半乳糖醛酸和D-葡萄糖醛酸等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几十至近千个单糖形成的高聚物)。   水溶性多糖:   ①如淀粉、菊糖、黏液质、果胶等。(多为动、植物体内贮存营养的物质)   ②如人参多糖、黄芪多糖、刺五加多糖、昆布多糖等。(植物体内的初生代谢产物,常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水不溶性多糖:   直链糖分子,如纤维素,甲壳素等。

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种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1.溶解性:多数可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2.发泡性:振摇蛋白质水溶液能产生类似肥皂的泡沫。   3.变性:加热煮沸则变性凝结而自水中析出。   4.两性:蛋白质分子两端有氨基和羧基,具有酸碱两性。

九、鞣质

(一)定义与结构分类

鞣质又称鞣酸或单宁,是植物界中由没食子酸(或其聚合物)的葡萄糖(及其他多元醇)酯、黄烷酵及其衍生物的聚合物以及两者混合共同组成的植物多元酚。

(二)鞣质的性质

1.性状:多为无定形粉末,具有吸湿性。

2.溶解性:有较强的极性,可溶于水、甲(乙)醇、丙酮等亲水性溶剂,难溶于乙醚、三氯甲烷等亲脂性溶剂。

3.还原性:多元酚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还原多伦试剂和斐林试剂。

4.与蛋白质作用: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可使用明胶进行鉴别、提取和除去鞣质)。

5.与三氯化铁作用:可与三氯化铁作用呈蓝黑色或绿黑色(蓝黑墨水的制造就是利用鞣质的这一性质)。

6.与重金属作用:鞣质的水溶液能与乙酸铅、乙酸铜、氯化亚锡等重金属盐产生沉淀。

7.与生物碱作用:可与生物碱结合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常作为生物碱的沉淀反应试剂)。

8.与铁氰化钾的氨溶液作用:鞣质的水溶液与铁氰化钾氨溶液反应呈深红色,并很快变成棕色。

(三)除去鞣质的方法

1.冷热处理:高温可破坏鞣质胶体的稳定性,低温可使之沉淀。

2.石灰法:利用鞣质与钙离子结合生成水不溶性沉淀,故可在中药的水提液中加入氢氧化钙,使鞣质沉淀析出。

3.铅盐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饱和的乙酸铅或碱式乙酸铅溶液,可使鞣质沉淀而被除去。

4.明胶法:在中药的水提取液中,加入适量4%明胶溶液,使鞣质沉淀完全,滤除沉淀。

5.聚酰胺吸附法:将中药的水提液通过聚酰胺柱,鞣质与聚酰胺以氢键结合而牢牢吸附在聚酰胺柱上。

6.溶剂法:利用鞣质与碱成盐后难溶于醇的性质,在乙醇溶液中用40%氢氧化钠调至pH9~10,可使鞣质沉淀,再过滤除去。

↓↓↓全国咨询报名电话↓↓↓

全国报名电话QQ







































鍖椾含鏈鏉冨▉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鍖椾含鐜板湪娌荤枟鐧界櫆椋庡ぇ姒傞渶瑕佸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