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北方伴随凉爽秋风的硕果累累以及铺落满地的金黄色树叶,南方初秋的山间树木葱茏,各色野花争相绽放,而豆科和旋花科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便是我亟不可待上山的另一个理由;它们或似蝶轻舞于山间,或作云缥缈于天际,它们虽微小,却足道。

30.九头狮子草(Peristrophejaponica),爵床科观音草属

去年中秋期间,迎着大雨上了清凉峰,在大雨里遇到的植物中便有九头狮子草,它的浅粉色是那么的显眼,故而很难被忽略,在斑驳的灌丛里一眼便能辨识出来。

31.少花马蓝(Strobilanthesoliganthus),爵床科马蓝属

第一次遇见马蓝属植物还是在13年毕业旅行时张家界的武陵源,沿着金边溪旁的小路拾级而上的时候,它们就生长在路边的岩石边,随性而淡淡的两三点蓝色在灰褐色的岩石映衬下十分显眼,此次路线再次遇到它们,依旧是那么美丽而安静。

32.浙皖粗筒苣苔(Briggsiachienii),苦苣苔科粗筒苣苔属

初夏上吴越古道的时候便注意到了这些几乎贴着岩壁生长的浙皖粗筒苣苔,然而那时的它还仅仅只有莲座状的基生叶,它们的花期便是我亟不可待上山的缘由,几乎要开遍整座山的夸张程度让人既惊讶又喜欢。

33.降龙草/半蒴苣苔(Hemiboeasubcapitata),苦苣苔科半蒴苣苔属

降龙草是这次路线里最意外的收获,相比于浙皖粗筒苣苔的浅紫粉色,它们的洁白显得素净而淡雅,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

34.斑叶兰属(Goodyerasp.),兰科

35.虎杖(Reynoutriajaponica),蓼科虎杖属

36.金线草(Antenoronfiliforme),蓼科金线草属

金线草是那么的不显眼,如果不是仔细巡视的话,轻易便会被忽略掉,然而一旦你停下来仔细观察它的话,很难不为它的精致惊叹:一束束的花序从基生叶中抽出,亭亭玉立,宿存的钩状花柱与红色的宿存花被相映成趣,精巧而细致

37.柳叶菜属(Epilobiumsp.),柳叶菜科

38.大叶唐松草(Thalictrumfaberi),毛茛科唐松草属

相比于初春即已开满山野的华东唐松草,大叶唐松草直到初秋方才绽放的花朵稍显迟钝,不过相比于略显纤弱的华东唐松草,高大的它显得威武而有气势,虽不及西南一众唐松草多变而瑰丽的色彩,略显素雅的大叶显得格外脱俗出尘。

39.短尾铁线莲(Clematisbrevicaudata),毛茛科铁线莲属(暂定)

相比于园艺种,山野的铁线莲总是格外的放荡不羁,奔放而自然,因而也更加让人喜欢

40.紫萼蝴蝶草(Linderniaantipoda),母草科蝴蝶草属

咋一看到紫萼蝴蝶草,几乎要以为是逸生的兰猪耳了,实际上二者也是非常相似的,除了花冠大小(兰猪耳较大)以及花序形状稍有区别外其他方面几乎完全一样,虽然紫萼蝴蝶草的花略显单一,不似园艺种那么多变,稍显淡雅的它颜值完全不输。

41.泥花草(Linderniaantipoda),母草科陌上菜属

泥花草是继母草,陌上菜之后遇到的第三种陌上菜属植物,相比母草斑驳的紫色以及陌上菜靓丽的浅粉,一身洁白素装的泥花草看起来略显高冷,给人一种异样的感觉。

42.糯米团(Gonostegiahirta),荨麻科糯米团属

43.地榆(Sanguisorbaofficinalis),蔷薇科地榆属

看到地榆叶子(下图)的那一刻,也许你已经明了了为何它会被叫做“榆”,15年的阿勒泰之行里,第一次遇到它们,高大的紫色花序在草甸里格外的显眼,它们虽然相貌平凡,却有着不凡本领(植物志载其本种根为止血要药及治疗烧伤、烫伤,此外有些地区用来提制栲胶,嫩叶可食,又作代茶饮)

44.高梁泡(Rubuslambertianus),蔷薇科悬钩子属

45.墓头回(Patriniaheterophylla),忍冬科败酱属(原属败酱科)

初秋是败酱的天下,墓头回的一丛丛米黄色花格外的吸引人,远远望去,仿佛流云一般,大片大片的开在崖壁路边,虽然每朵都平凡无比,但集群的效果却是相当出众,灿灿如若星辰。

46.攀倒甑/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忍冬科败酱属

不同于墓头回高调的黄色,攀倒甑的浅白色调颇显得富有气质,内敛而雅致,给人一种充实的感受。

47.少蕊败酱/斑花败酱(Patriniamonandra),忍冬科败酱属

斑花败酱仿佛是二者的结合,白色和浅黄色交相辉映,虽然相比前二者不太显眼,这种斑驳的色彩赋予了它别具一格的秀丽气质,无与伦比。

48.拐芹(Angelicapolymorpha),伞形科当归属

拐芹在山野之间显得十分高大,硕大的一株植物,洁白色的伞形花序,鹤立鸡群于山野,它是那么健硕,微风很难摇动,静静的伫立着,显得安静而富有情韵。

49.紫花前胡(Angelicadecursiva),伞形科当归属

紫花前胡像是拐芹的紫色版本,刚看到时还以为是个变异而已,同样高大而安静的它,却因为紫色的原因,更增添了几分瑰丽。

50.构棘(Macluracochinchinensis),桑科橙桑属

51.野鸦椿(Euscaphisjaponica),省沽油科野鸦椿属

52.剪红纱花(Lychnissenno),石竹科剪秋罗属

虽然缺失了一瓣,剪红纱花依旧完美展现了剪秋罗属植物高颜值的一面

53.天目琼花(Viburnumopulussubsp.Calvescens),五福花科荚蒾属

54.草绣球(Cardiandramoellendorffii),绣球科草绣球属

55.蜡莲绣球(Hydrangeastrigosa),绣球科绣球属

初夏山野之间的中国绣球带给我对绣球属植物的第一美好印象,一度对它们暖暖的色调很是着迷,而蜡莲绣球的浅紫色则带给我别样的冷色调,见到它的那一刻总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它,后来才回想起来14年青城山时已然见识过它的精彩,流年飞逝,愿这份紫色内心永驻。

56.圆锥绣球(Hydrangeapaniculata),绣球科绣球属

典型的圆锥形花序--圆锥绣球

57.飞蛾藤(Dinetusracemosus),旋花科飞蛾藤属

秋季是旋花科的天下,初见到飞蛾藤的那一刻便深深地被它吸引,蜿蜒的枝条上在叶腋处着生着一串串白色的花朵,仿佛翩翩飞翔的蝶群,曼妙而丽质,又仿佛芭蕾舞者,姿态轻盈而优雅。

中国植物志载其全草可作药用,有暖胃,补血,去瘀之效。治无名肿毒,劳伤疼痛,高烧。

58.金灯藤(Cuscutajaponica),旋花科菟丝子属

犹记得小时候的田间地头总会有菟丝子,它们总是凌乱的缠绕在别的植物身上,没有一片叶子,因而总是看起来灰头土脸。与菟丝子一样,金灯藤也是寄生植物,不过相比菟丝子,它稍显得粗壮一些,缠绕在灌木之间宛若一条游弋的巨龙,散部的花序以及稍稍反折的花瓣显得别致而精彩。

59.臭节草(Boenninghauseniaalbiflora),芸香科石椒草属

春季登清凉峰时便有见到臭节草(下图),当时只是觉得叶子很有意思而拍了下来,见到它花的那一刻又被它惊讶了一次,娇小的白色花总会让人爱不释手

60.豹皮樟(Litseacoreanavar.sinensis),樟科木姜子属

木材稍坚硬,可供建筑、器具、乐器等用,民间用根治疗胃脘胀痛

植物的美总是无处不在,而多数时候却被我们无意之中忽略,它们虽微小,却足道;让我们一起,发现更多的美,欢迎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