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胡,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

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分布山东、陕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降气化痰,散风清热的功效。用于痰热喘满,咯痰黄稠,风热咳嗽痰多。

简述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又名:姨妈菜、罗鬼菜(李宗防《黔志》),水前胡(《植物名实图考》),野芹菜、岩风、南石防风,坡地石防风、鸡脚前胡、岩川芎。白花前胡-原植物性状白花前胡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60—90厘米或稍过之;根粗大,圆锥状,长3—5厘米,有分枝,棕褐色或黄褐色;茎圆柱状,甚粗壮,浅绿色,有纵线纹,基部有多数棕褐色叶鞘纤维。可用于医疗。

植物属性

多年生草本,高0.6-1米。根颈粗壮,径1-1.5厘米,灰褐色,存留多数越年枯鞘纤前胡维;根圆锥形,末端细瘦,常分叉。茎圆柱形,下部无毛,上部分枝多有短毛,髓部充实。基生叶具长柄,叶柄长5-15厘米,基部有卵状披针形叶鞘;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第一回羽片具柄,柄长3.5-6厘米,末回裂片菱状倒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无柄或具短柄,边缘具不整齐的3-4粗或圆锯齿,有时下部锯齿呈浅裂或深裂状,长1.5-6厘米,宽1.2-4厘米,下表面叶脉明显突起,两面无毛,或有时在下表面叶脉上以及边缘有稀疏短毛;茎下部叶具短柄,花序梗上端多短毛;总苞片无或1至数片,线形;伞辐6-15,不等长,长0.5-4.5厘米,内侧有短毛;小总苞片8-12,卵状披针形,在同一小伞形花序上,宽度和大小常有差异,比花柄长,与果柄近等长,有短糙毛;小伞形花序有花15-20;花瓣卵形,小舌片内曲,白色;萼齿不显著;花柱短,弯曲,花柱基圆锥形。果实卵圆形,背部扁压,长约4毫米,宽3毫米,棕色,有稀疏短毛,背棱线形稍突起,侧棱呈翅状,比果体窄,稍厚;棱槽内油管3-5,合生面油管6-10;胚乳腹面平直。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药材基源

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紫花前胡Peucedanumdicursium(Miq.)Max-im.和白花前胡P.praerupterumDunn的干燥根。

出自《雷公炮炙论》:凡使前胡,勿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若误用,令人反胃不受食。

1.陶弘景:前胡似茈胡而柔软,为疗殆欲同。而《神农本草经》上品有茈胡而无此,晚来医乃用之,亦有畏恶,明畏恶,非尽出《神农本草经》也。此近道皆有,生下湿地,出吴兴者为胜。

2.《本草图经》:前胡,春生苗,青白色,似斜蒿,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前胡(5张)甚香美,又似茎蒿。七月内开白花,与葱花相类,八月结实,根细青紫色。二月、八月采暴干。今鄜、延将来者,大与柴胡相似,但柴胡赤色而脆,前胡黄而柔软不同尔。一说今诸方所用前胡皆不同京师北地者,色黄白枯脆,绝无气味。江东乃有三、四种,一种类当归,皮斑黑,肌黄面脂润,气味浓烈;一种色理黄白似人参而细短,香味都微;又有如草乌头,肤黑而坚,有两三歧为一本者,食之亦戟人咽喉,中破以姜汁渍捣服之,甚下膈解痰实,然皆非真前胡也。今最上者出吴中。又寿春生者皆类柴胡而大,气芳烈,味亦浓苦,疗痰下气最要,都胜诸道者。

3.《纲目》:前胡有数种,惟以苗高二尺,色似斜蒿,叶如野菊而细瘦,嫩时可食,秋月开黪白花,类蛇床子花,其根皮黑肉白,有香气为真。大抵北地者为胜,故方书称北前胡云。

伞形科

生于海拔-m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单位阴性的山坡草丛中。生于山坡林缘、溪沟边或杂木林灌丛中。

①白花前胡:伞形科(Umbelliferae)---前胡属(PeucedanumL.)---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Dunn)。

基生叶和茎下部叶纸质,轮廓为三角阔卵形,有时近圆形,长5—9厘米,二或三回三出羽状分裂,一回裂片阔形至卵圆形,二回裂片卵形至椭圆形,最后裂片菱状倒卵形,长3—4厘米,宽约3厘米,基部楔尖,不规则羽状分裂,边缘有圆锯齿;叶柄长6—20厘米,基部有阔鞘;茎上部叶二回羽状分裂,裂片较小。花秋季开放,白色,甚小,排成顶生和侧生的复伞形花序,无总苞片;伞辐12—18条,不等长,约1—4厘米;花梗长1—2厘米;花瓣5,长1.3—1.5毫米,顶端渐尖而内折,有明显的中肋。双悬果卵形或椭圆形,长4—5毫米,背棱和中棱线状,侧棱有狭翅,每棱槽有油管3—5条。

常生山地向阳荒坡或草丛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江苏、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和四川。在栽培中,选用白花前胡,白花前胡品质好。安徽省宁国市白花前胡产量居全国之最。前胡

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专家评审,安徽省宁国市所产白花前胡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登记保护条件,年5月,获农业部正式颁发的《宁前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依法实施保护。

②紫花前胡,又名:土当归(《植物名实图考》),鸭脚七、野辣菜、山芫荽、桑根子苗、鸭脚前胡、鸭脚板。紫花前胡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80—厘米;主根粗大,近圆锥状,长5—9厘米,棕褐色或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茎圆柱状,具纵条纹,下部紫色,光滑,不分枝,上部被毛,多少分枝。叶根生和在茎上互生,叶片厚纸质,卵圆形,一或二回羽状分裂,一回裂片3或5片,裂片复3—5裂,叶轴有翅,顶生裂片和侧生裂片基部联合,下延成翅状,最后裂片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8—11厘米,边缘有规则的锯齿,叶脉明显;叶柄长10—20厘米,基部扩大,略抱茎;生于茎上部的叶常简化成紫色叶鞘。花秋季开放,深紫色,细小,排成前胡顶生或侧生的复伞形花序,伞梗长3—8厘米,被毛;伞辐10—20条,紫色,密被毛;花瓣5,卵圆形,长约1毫米,顶端有内折的小舌片。双悬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背棱和中棱呈丝线状,棱间油管1—3。

常生荒坡、山地路旁、草地或灌丛中。分布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四川、广东和广西等省区。日本、朝鲜和苏联也有。

栽后2-3年秋、冬季挖取根部,除去地上茎及泥土,晒干或低温干燥。

前胡:拣净杂质,去芦,洗净泥土,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

蜜前胡:取前胡片,用炼熟的蜂蜜和适量开水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前胡片斤,用炼熟蜂蜜20斤)《雷公炮炙论》:凡修事前胡,先用刀刮上苍黑皮并髭、土了,细锉,用甜竹沥浸令润,于日中晒干用之。

药性论述

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小鼠腹腔注射全草的石油醚辽取物mg/kg,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1/3死亡。

止咳药;解表药

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功效

性微寒,味苦、辛。归肺;脾;肝经。疏散风热;降气化痰。主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嗳逆食少;胸膈满闷。用于风热咳嗽痰多,痰热喘满,咯痰黄稠。[1]

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

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

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症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

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

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作用

前胡能散风清热,降气化痰。用于外感风热、肺热痰郁、咳喘痰多、痰黄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满闷。

1、前胡治肺热咳嗽,痰壅,气喘不安:前胡(去芦头)一两半,贝母(去心)、白前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枳壳(去瓤、麸炒)一两,芍药(赤者)、麻黄(去根节)各一两半,大黄(蒸)一两。上八味,细切,如麻豆。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日二。(《圣济总录》前胡饮)

2、前胡治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有烦热:前胡一两(去芦头),麦门冬一两半(去心),贝母一两(煨微黄),桑根白皮一两(锉),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麸炒微黄),甘草一分(炙微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前胡散)

3、前胡治骨蒸热:前胡5克柴胡10克胡黄连5克猪脊髓一条猪胆一个.水煎入猪胆汁服之.(《国医宗旨》)

4、前胡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前胡(去芦头)、黄芩(去黑心)、石膏(碎)、阿胶(炙焙)各50克.上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计时温服.(《普济方》前胡汤)

5、前胡治小儿风热气啼:前胡(去芦).上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日服一丸熟水下.服至五六丸即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前胡丸)

用药禁忌

前胡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前胡。

前胡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

赞赏

长按







































专家为你分析白蚀症有何表现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