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药三分毒用药也要注意禁忌
新媒体管家 前胡 前胡出自《雷公炮炙论》:凡使前胡,勿用野蒿根,缘真似前胡,只是味粗酸。若误用,令人反胃不受食。来源 前胡是伞形科,前胡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米。根颈粗壮,径灰褐色,根圆锥形,茎圆柱形,基生叶具长柄,叶片轮廓宽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三出式二至三回分裂,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截形,边缘圆锯齿,两面无毛,叶鞘稍宽,边缘膜质,复伞形花序多数,顶生或侧生,伞形花序,总苞片线形;伞辐不等长,小伞形花序有花;花瓣卵形,白色;花柱短,弯曲,圆锥形。果实卵圆形,棕色,8-9月开花,10-11月结果。 别名 白花前胡:又名云前胡、嫩前胡、信前胡。为植物白花前胡的根。主产于浙江、湖南、四川。紫花前胡:为植物紫花前胡的根。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西。南前胡:指产于我国南方者。北前胡:指产于我国北方者。冬前胡:又名粉前胡、白前胡。为冬季采集者。质佳。均以根条匀整、质嫩坚实、干燥、香气浓者为佳。 产地及环境 分布于中国甘肃、河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 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林缘,路旁或半阴性的山坡草丛中。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宜昌。 主治 苦,微寒,无毒。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能去热实,及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之。治一切气,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咳嗽,安胎,小儿一切疳气。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摘自《本草纲目》第五版上册,草部第十三卷 前胡的应用 二前茶 材料:白前5g、前胡3g、花茶3g。 做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宣肺降气,祛痰止咳。 用途: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外感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桔前茶 材料:桔梗5g、前胡3g、绿茶3g。 做法:用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宣降肺气,疏泄气滞。 用途:肺气失宣咳嗽气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清肺理嗽茶 材料:瓜蒌皮2g、前胡1.5g、酒芩1.5g、桔梗2g、甘草3g、绿茶5g。 做法:用ml水煎煮前四味药,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用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效: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用途:肺热咳嗽、痰黄粘稠。 使用注意 宣散风热,下气,消痰。治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①《别录》:"主疗痰满胸胁中痞,心腹结气,风头痛,去痰实,下气。治伤寒寒热,推陈致新,明目益精。"②《药性论》:"去热实,下气,主时气内外俱热,单煮服佳。"③《日华子本草》:"治一切劳,下一切气,止嗽,破癥结,开胃下食,通五脏,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安胎,小儿一切疳气。"④《滇南本草》:"解散伤风伤寒,发汗要药,止咳嗽,升降肝气,明目退翳,出内外之痰。"⑤《纲目》:"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前胡不可施诸气虚血少之病;凡阴虚火炽,煎熬真阴,凝结为痰而发咳喘;真气虚而气不归元,以致胸胁逆满;头痛不因于痰,而因于阴血虚;内热心烦,外现寒热而非外感者,法并禁用前胡。前胡半夏为之使、恶皂荚、畏藜芦。也就是说像皂荚、藜芦这类的药物不适宜和前胡同用。 前胡传说故事 在安徽省宁国皖南山区天目山北麓,有个开生药铺的。由于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他这么一家药铺,所以这个药铺老板也就成了当地的一霸。不管谁生了病都得吃他的药,他要多少钱就得给多少钱。有家穷人的孩子老是咳嗽,病很重。穷人就到药铺询问,药铺老板说退热得吃“川贝母”,但五分(1.5克)贝母就要十两银子。穷人说:“求你少要点儿钱吧,这么贵的药咱穷人吃不起呀!”药铺老板说:“吃不起就别吃,我还不想卖呢!”穷人没法,只有回家守着自已的孩子痛哭。这时,门外来了个讨饭的叫花子。听说这家孩子咳嗽,家里又穷得买不起那位药铺老板的药,便说:“止咳不一定非贝母不可。”穷人急问:“还有便宜的药吗?”“有一种药不花一个钱。”“什么药?”“你到山上挖些前胡回来吃。”“前胡也能治病?”“准行。”穷人急忙跑到山上,挖了一些前胡。回家后他急忙煎好给孩子灌下去,孩子喝后果然不咳嗽了。穷人十分高兴,后来跟那个讨饭的叫花子成了好朋友。从此,这里的人咳嗽时就再也用不着去求那家药铺了,前胡成了一味不花钱的中药。⊙版权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本文内容仅为普及常识。 道地药材天然源萃 “药材好,药才好” 「科学解读本草智慧」 本草君 新浪微博: 本草纲目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14种眼科疾病内治法,你不想都知道吗
- 下一篇文章: 常用中药方女医明妃传不靠谱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