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摄于广东广州)

_

本品为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前两者分别习称“温郁金”和“黄丝郁金”,其余按性状不同习称“桂郁金”或“绿丝郁金”。始载于《药性论》,因“其气香而性轻扬,能致达于高远,治疗郁遏不能升之症,可宣散肺金之郁”,故名“郁金”。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除去泥沙和细根,蒸或煮至透心,切薄片,干燥入药。

NO.1前人经验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郁金)辛、苦,寒,无毒。主治:血积下气,生肌止血,破恶血,血淋尿血,金疮(《唐本》)。单用,治女人宿血气心痛,冷气结聚,温醋摩服之。亦治马胀(甄权)。凉心(元素)。治阳毒入胃,下血频痛(李杲)。治血气心腹痛,产后败血冲心欲死,失心颠狂蛊毒(时珍)。”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川郁金)辛苦微甘,气香性寒,入心与包络,兼入肺肝。凉心散郁,破血下气,为气中血药。妇人经脉逆行,血气刺痛,摩服效速。若吐衄不因气逆者忌。广郁金:破气破血,少解郁化气之功。草郁金:性味尤烈,藜藿体实,暴怒气逆、血滞者,可以暂用。”

广西莪术(摄于福建福州)

_

NO.2.1功效主治

郁金,辛、苦,寒。归肝、胆、心、肺经。主要功效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利胆退黄。

1

活血止痛:本品辛散,入心肝血分,既能活血止痛,又能行气解郁,誉为“血中气药”,适于气滞血瘀之胸胁刺痛、心腹疼痛、经期腹痛等病证。

2

行气解郁:本品芳香性寒,可行气解郁,尤宜于肝郁化热之闭经腹痛、乳房胀痛等病证。

3

清心凉血:本品苦寒,入心经,可凉血清心,既适于热迫血行之吐血、衄血、倒经、尿血等病证,又适于热扰心神之神昏、癫狂,如“菖蒲郁金汤”。

4

利胆退黄:本品苦寒,入肝、胆经,可清利肝胆而退黄、排石,适于湿热黄疸、胆石症等病证,如“四金排石汤”。

用法:3~10g,煎服。不宜与丁香、母丁香同用。

郁金(摄于贵州凯里)

_____

现代药理研究

____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郁金主要含挥发油和姜黄素,有抗癌、保肝、降血脂、抗菌、抗炎等作用。

郁金饮片(摄于湖南邵东)

_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0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袁晓旭,杨明明,赵桂琴.郁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33(06):-.

音频:高定昌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4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