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pf.39.net/bdfyy/bdfzg/190710/7288900.html

揪苜蓿的趣事

作者丨陈爱国编辑丨水云天

揪苜蓿的趣事文/陈爱国

在渭河堤顶路的一段边坡上,每年元宵节后,就会从枯草丛中最先透出一点翠绿。直到你走近了看时,才发现这是一蓬蓬的苜蓿,在凛冽的寒风中,从枯枝的根部,挣扎着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嫩枝条,枝条上绽出略带红色的新芽子,并在泥土中不断伸长,随后几天就慢慢变成翠绿的苜蓿芽,这勃然而发的景象,使人感觉到在这乍暖还寒的时节里,苜蓿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

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已经有二千多年的种植历史。有人说它最早生长在北美一带,在汉朝的时候从伊朗传入我国。苜蓿是一种很好的饲草,号称:牧草之王,有多个品种,在我国南方、北方许多地方都有种植。北方主要种植的是紫花苜蓿。

苜蓿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维他命K的含量在所有植物中是第一位的。苜蓿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够消肿利尿,清理肠道,防止结石等,苜蓿现在已经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初冬时苜蓿生出的嫩叶是可以食用的,它像韮菜一样,割掉一茬又长出一茬,所以嫩苜蓿不管是第几茬都是可以放心地当菜吃,但头茬苜蓿却是最好吃的。在陕西关中一些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有食用苜蓿的习惯,而且以武功杨陵一带为甚,这主要与他们喜欢吃的面食有关。

人们所熟知的蘸水面,其实是武功杨陵一带人们最普通、最喜欢的一种面食,和水围城“搅团”一样,它们都离不开味道鲜美的嫩苜蓿。因为在这些面食的汁子里放上煮熟的绿绿的苜蓿,再加上油泼辣子蒜,无论在口感上还是颜色上,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令人馋诞欲滴的感觉。所以这两种饭食如果没有鲜嫩的苜蓿菜,就失了诱人的魅力。因此,武功一带喜食蘸水面、搅团的人,苜蓿就成了最好的首选配菜。

其实嫩苜蓿是一种粗纤维蔬菜,它的口感比较粗糙,甚至有一种淡淡的的苦涩味,有些不爱吃蘸水面和搅团的人,也可能不太喜欢这个东西,但绝大多数的当地人是喜欢吃嫩苜蓿的,这是由于人们长期的生活习惯所决定的。

在生活困难的生产队时代,每个生产队都要种植苜蓿,因为苜蓿也是牲口最好的饲草。一个生产队一般要种十几亩苜蓿,有些牲口多的生产队种的面积可能还会大些。而种植苜蓿的地块是经常变换的,因为种过二三年的苜蓿品种会退化,产量变低,而最重要的原因是苜蓿的根部有一种东西,像大豆的根瘤菌一样,可以产生肥田作用,凡是头年种过苜蓿的地块,当年麦子不仅产量高,质量绝对上乘,磨出的面口感极好。

那时侯,当苜蓿长出嫩叶可以食用时,生产队就要在每个地块派人看守,防止有人偷揪苜蓿。而早春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缺乏粮食的人们都盯上了这个最早的鲜物。

所以队里看守苜蓿也是防不胜防,尤其是我们这些半大孩子,下午放学回家后趁着天未黑尽那个时间,总要三五成群地相约着一起去揪苜蓿。我们藏在壕岸凹处或枯草丛中中,趁着看守人吃饭或回家的机会,在暮色苍茫中蜂拥而出,只要三五分钟,就一人揪满一袋子嫩苜蓿。自己村里看守紧了,就到外村地里去揪苜蓿,因为我们村离周围村比较远,苜蓿地块又多,再加上看苜蓿的人也是睁只眼闭只眼,所以回回都会凯旋而归。在我们那个年龄的孩子中,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既新鲜刺激又非常好玩的事情,就像是捉迷藏一样那么有趣、像电影里打仗一样那么热闹。没有人觉得这与人的品质有多大关系,这也是饿肚子时代一种无奈的选择。

每当揪回的苜蓿被母亲煮成一锅菜汤或拌些麸子做成“麦饭”时,我就感到那是天下最好的美味佳肴。

记得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吃苜蓿的习惯。

参加工作后,在秦岭深处的阳平关,我发现春天的时候,铁道边的护坡上或地埂边,经常会有一蓬蓬鲜嫩的苜蓿出现,但很少有人去揪来当菜吃。我尝试了一次,觉得味道和老家苜蓿一个味,以后吃面条时就经常去揪,用苜蓿做下锅菜。可能当地人喜食米饭,对苜蓿倒是无人光顾,这却满足了我的奢好。后来我调到家乡附近一个铁路管理部门工作时,经常去新修的宝中线出差,发现有个叫火烧寨的车站边坡上,长了一大片苜蓿,而且新鲜茁壮。站长说这里没人吃这东西,随便揪。那天我揪了一塑料袋带回,站长后来还托人又给我带过一次苜蓿。

现在过去二十多年了,我总还记得火烧寨车站边坡上的苜蓿。因为火烧寨地处北山区,气温低,当关中一带的苜蓿开花不能食用时,这里的苜蓿才是最鲜嫩的。

说到苜蓿花,许多人可能没见过,但当你真的走到苜蓿地边,看到一大片紫蓝色的小花铺天盖地的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一定会被震撼,会不由自主地站在地边,让人为你留下一张难得的美照,那是要比花钱看薰衣草惬意得多呢!

记得有一次老伴做了一次麦饭,味道很特别,我很喜欢吃,过后她问我,你知道这是用什么做的麦饭吗?我说不知道,反正挺好吃。这时她才告诉我,是用苜蓿花做的麦饭,我也第一次知道苜蓿花还能当菜吃呢!

有一年我到陕北富县一带时,发现这里公路边和一些沟沟坎坎上都长有苜蓿,我停下车揪了一袋带回来,没想到那些苜蓿是苦涩的,根本不能食用。我想这原因可能是长了多年不换茬的老苜蓿。

由苜蓿我突然想到武功人的性格,牛喜食苜蓿,且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却性子倔犟,武功人性格耿直,凡事认真,宁折不弯,与牛的性格相似,这莫不是与我们多数人喜欢吃苜蓿有关!

当一盘透着香味的凉拌鲜苜蓿端上餐桌时,你还会说不好吃吗?!

老陈于.2.8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陈爱国,陕西武功县人,中共党员,铁路退休人员。喜爱自驾游和硬笔书法,喜爱乡土文化。

↓↓↓

往期精彩阅读

丨我对雪的回忆(文/陈爱国)

陈爱国:硬笔书法浅议

张亚兰:一盏永远亮着的灯(诗歌)

水云天:元宵祈福(古风二首)

袁学伟:采桑子?元宵(诗词)

水云天:送别天使——李文亮(诗歌)

王波会:江城的元宵节(诗歌)

水云天:祈福,祖国(诗歌)

山泉:立春(古风)

袁学伟:七律·立春感怀

水云天:立春随感(诗歌)

致敬钟南山院士(文/水云天)

水云天:致敬抗疫英雄——读新华社文有感

心疼!致敬前方的你!

山泉:(外一首)

相信钟老,武汉一定能赢!

王建龙:拜托,请离开,瘟疫君!(散文)

友情链接——

↓↓↓

康园文体欢迎您

康园文体是北京建侬体育服饰咸阳总经销。主要为党政机关、事企业单位、院校等,提供运动会,文艺汇演服饰,活动策划,办公用品等,欢迎洽谈、合作。

《漆水微刊》与您相约

《漆水微刊》栏目设置

美文荟萃笔墨丹青

经典赏读艺海拾贝

史料集萃传统文化

生活百味四季风景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4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