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孩子学会敢于说不,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权利意识!

1

1月15日上午,有媒体曝光了一段视频,视频中一名成年男子直接掌掴一名儿童,被打的孩子直接腾空摔倒在地上。在场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直接懵了一下,然后查看孩子的情况,所幸孩子并未出现什么大碍。据了解,事情发生在1月13日,江苏苏州吴江区某幼儿园。事发前一天,一名3岁的男童与同学发生了一些小矛盾。事发当日上午,3岁男童的妈妈与同学的父亲纷纷前往幼儿园,就此事进行沟通。然而双方沟通并不顺畅,男子一怒之下,一巴掌打在了3岁男童的脸上,男童直接摔倒在地上。事发之后,男童的母亲直接拨打了报警电话,打人的男子已经被警方拘留。

去年,同样发生了一件令人悲痛不已的事情。

5月10日上午,在上饶市一小学内,一个41岁的男人持刀刺伤了一个10岁的男孩。

由于伤势严重,还没等到救治,男孩就失去了呼吸。

事后查明,那个持刀伤人的男人,是一位女同学的家长。

而这场悲剧的原因,居然是他的小孩与受害学生刘某宸之间,发生了纠纷。

因为同学间的纠纷,一个孩子失去生命。

因为孩子间的矛盾,毁了两个家庭。

这条新闻看得人非常难过。

我们理解家长疼爱女儿,想要为女儿讨公道的心情。

可是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家长却选择如此决绝的方式,不仅害了一个孩子伤了另一个家庭,还可能葬送了后半生陪伴女儿的时光,给女儿留下一生的阴影。

2

其实,孩子之间经常发生纠纷,有许多被同学欺负的事情。

是打回去吗?

有些家长非常疑惑,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教孩子?

我是教孩子不打人,要排队,要友爱分享,做个文明人。

我的孩子从来不抢别人的东西,不打人,可是别人的孩子要来抢他的东西,还打他。

我的孩子不知道回击,就让别人抢,我该怎么教孩子呢?

其实孩子在遭人欺负时,不敢反击或者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天生的性格原因,也有后天教育不足的因素。

当孩子进入幼儿园或小学之后,他们的活动范围不再限于家长和老师的视野范围之内,很多欺负都发生在看不到的地方。

德国就设有专门针对4岁以上孩子的自我防御课程,教孩子如何识别侵犯、反击别人的侵犯和自我保护。

大人无法时时充当孩子的保护伞,只能靠孩子自己去面对和解决,这也是成长必经的痛苦之一。

然而,大家要知道,教孩子自我防御并不只是单纯在教技能,也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抢回来」那么简单,它关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识塑造。

3

要让孩子敢于说不,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是从小培养「权利意识」。

很多孩子缺乏权利意识,原因在于他们的父母、祖父母本身不具备权利意识。

我时常见到人们把「权力」和「权利」两个词混为一谈。

其实,它们的含义相差十万八千里!

权力是power,是在力量不对等的情况下,握在强者手中而弱者没有的能力(强弱是相对而言);

权利是rights,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待遇,也就意味着弱者也有自己的权利。

什么是权利意识?

前几天收到一条读者留言让我特别糟心,也因此让我特别想写一写权利意识,提醒新生代的父母不要再犯老一辈人常犯的错误。

这位读者说:

作为成人,对先来后到原则、轮流原则,还是很难理解的。

其实,先来后到,是容易做的,但是没有人告诉我们啊,只会告诉我们「你要忍,你要让」。

4

其实我自己也是这种「你要忍,你要让」思想的受害者。

和大家讲讲我在德国的经历。

有一次,在室外的公共免费游戏场地上,我刚把悠悠抱上秋千不到10秒钟,就从远处跑来两个六七岁左右的小女孩,她们非常有礼貌地问我:

可不可以让我们也荡一荡秋千?

我当时发自内心佩服孩子的问话,觉得她们能向陌生人提出这样的请求勇气可嘉。

被孩子这么有礼貌地一问,我马上不好意思地回答:可以的,悠悠再荡一会就让给你们了。

然后在那两个女孩热烈期盼的目光下,我开始劝才荡了一分钟的悠悠把秋千让出来。

最后,悠悠极不情愿地被我抱下了秋千。

我还在试图开导她:我们可以去滑滑梯啊!等下再来荡秋千。

令我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发生了戏剧化的一幕。

那两个小女孩中的其中一个又去了我们旁边的秋千,问了孩子的爸爸同样的问题:

可以让我也荡一荡秋千吗?

结果那个爸爸说:

我们也是才来的,等我们荡完了你可以荡哦。

我当时听到这个德国爸爸的回答,心里感到非常震撼!

原来我们是可以拒绝别人的,是可以说不的。

我为什么不敢?我为什么要觉得不好意思?

我为什么要牺牲女儿的快乐去取悦别人?

那个爸爸还是在我们前面开始荡秋千的,但他就觉得:

这是公共设施,我也才荡两分钟啊,我女儿荡得正开心,为什么一定要让给你?

你可以有礼貌地提问,但先来后到的原则是要遵守的,不让给你是我的权利!

最后,我看他们又荡了将近10分钟才离开秋千,而那个小女孩早就已经去玩别的设施了。

5

我们大多数时候总是在教孩子照顾别人的感受,却忽略了另一个方面——教孩子维护自己的权利。

那么,该怎么教呢?

?权利意识的根本基础是自我意识和自信

这两点是需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的,孩子若缺乏自我意识和自信,就很难做到维护自我。

?让孩子明确权利和界限

尽早让孩子明白自己拥有哪些权利,别人又拥有哪些权利,并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

别人的玩具你未经允许不能随便碰,但是你自己的玩具,或者,你正在玩的公共玩具,别人也不能未经你的允许就随便抢走。

你不能打别人,别人也不能打你,等等。

此处有一点很重要,就是:

在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权利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别人的权利,学会接受别人权利范围内的拒绝。

一定要教导孩子,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是有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能践踏别人的权利。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向孩子示范如何维权

0-3岁的孩子,由于语言和认知能力有限,当他们的权利被侵犯时,他们还不具备采取建设性的行动来解决冲突的能力。

这期间,家长的行为尤为重要,孩子需要我们的引导或者向他们展示可以怎么做。

比如:这个玩具我的孩子正在玩,你不能就这样抢走。请把它还给我,等我的孩子玩完了,我们可以给你玩。

以前悠悠想玩秋千,等了很长时间别人还不让,我总是鼓励她:你去问问他们能不能让给你玩啊。

其实,我鼓励悠悠去问,只不过是在掩饰自己的胆小罢了。

我自己不好意思问,才把女儿往前推。

但是很奇怪,无论我怎么鼓励,悠悠都做不到。

「秋千事件」后,我痛定思痛,决定改变自己。

我想,如果我自己都做不到替孩子维权,又怎么说服孩子做到?

她还那么小,只有我先做到,她才能从我身上学会。

后来我会主动对霸占秋千的人说:悠悠已经等了很久了哦,你们玩了这么长时间,是不是轮到她玩了?我们要轮流啊。

有一次在游泳池,几个孩子拿了我们闲置在一旁的球玩,这也挺正常的。但是玩着玩着他们把球越抛越远,甚至有带走的迹象。

我只好抱着悠悠追上去,告诉他们:这是我们的球,你们已经玩了一会了,现在我们想玩了,请还给我们。

?向他人求助

在做了第三步后仍不能解决问题的,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向老师、家长或朋友求助了。

向别人求助也是一个方法,并不丢脸。

同理心非常重要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要对别人一味迁就、委曲求全。

在不牺牲自己权利的前提下,去尽量照顾别人的感受;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去尽量维护自己的权利。

这其实是最符合人性的,人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的一面。不论善良还是自私,都应有个度。

培养孩子的权利意识,不是教孩子自私,而是让孩子明白既要尊重自己,也要尊重别人。

亲子优选限时团购全国中小学1-9年级必读书

精选古今中外位名人

人物传记故事+知识点评思考+拓展写作素材

孩子读得懂、读得进、喜欢读

既能培养孩子的伟大人格

又全方位提升孩子的文史能力

一套5册,团购价仅需59元

长按识别图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7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