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0321/x6nseqt.html

大河健康报记者关雅昕

9月21日,第十三届禹州中医药交易会(以下简称药交会)开幕式在禹州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举行。

这场嘉宾纷至的药业盛典,见证了禹州药市的繁荣发展,也映射出禹州中医药产业的提升之路。作为全国中医药重要产区,禹州以其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和繁荣的产业态势进入大众视野。

政策助力打造全产业发展链条

近年来,禹州市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坚持把中医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明确提出了“抓中间、带两头”的工作思路,通过发展中医药制造产业,有效带动中药材种植加工和市场流通等环节共同发展。

2月2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禹州市调研指导“三农”工作、了解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注重从供给侧创造需求、引领消费,推动产品往中下游走、往精加工走,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3月29日,许昌市委书记史根治到禹州市调研中医药产业时强调,要加快中医药产业传承创新发展,重振禹州“药都”雄风。

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离不开决策的科学性、精准化。5月,禹州市成立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专班,先后出台《禹州市医药健康产业转型发展工作方案》《禹州市“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中医药发展战略、方向、目标和措施,落实优惠政策,着力破解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力争到年,中医药健康全产业链规模突破亿元以上。

产业链条化,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禹州,依靠道地中药材产区的优势和不断创新的中药炮制技艺,打造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从中药材种植、加工、生产到交易、流通、检测、研发、应用为一体的全产业发展链条。

得天独厚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

药香氤氲,千年积淀……禹州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正以其特有的方式诉说着中医药发展的岁月绵长。这是我国规模最大、中医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专题博物馆。

自古以来,禹州与中医药产业密不可分。轩辕黄帝在禹州开创“岐黄之学”,神医扁鹊、华佗曾在禹州行医问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在禹州悬壶济世……历史传说、圣医遗迹、绝妙禹药以及独特的炮制技艺,赋予了禹州医药之源的特质、医药之魂的风采。历代医药圣贤的仁心妙术和医药理论,铸就了禹州厚重、灿烂的中医药文化。

这为禹州药市的兴起和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禹州药市始于大唐,盛于明清。至清乾隆年间,禹州已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有大小药商余家,出现了“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的繁荣景象。

自年以来,禹州药交会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产业产品展示、经贸洽谈、学术交流、项目合作平台之一。

本届药交会上,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俊忠向禹州市颁授“河南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牌匾,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福伟向禹州市部分重点企业颁授“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牌匾。

擦亮品牌中医药经济特色凸显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医药产业内的加速整合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禹州市中医药经济特色日益凸显。

禹州药交会起源于春秋,成型于南宋,闻名于明初,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中药材交易会之一。

本届药交会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分别进行了校地共建、院企合作、企企合作、院院合作和项目签约,其中签约中医药产业项目31个,签约金额41.94亿元。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强化了合作、增进了友谊,而且也为禹州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目前拥有门店余间,年销售量达8万吨,交易额近40亿元。

总投资5.6亿元的康健医药物流项目建成投用,已经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中西药智能化物流平台。

道地药材化资源优势为发展胜势

道地药材,品质优良。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指的是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也就是质量好、效果佳的中药材。

禹州有药典记载的道地药材36种,其中“禹”字头道地药材11种,均以品质优良闻名遐迩,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丹参、禹州半夏、禹州金银花等6种药材取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禹州市按照“立足市情、发挥优势、科学种植、调优结构”的原则,采取“药商+种植合作社+药农”的发展模式,依托36种道地药材优势,坚持增加面积和提升质量“双管齐下”,已建成丹参、连翘、迷迭香等一批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了“东南部草本药材成方,西北部木本药材成林”的生态种植格局。

目前,全市药材种植品种40余种,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草本药材15万亩,木本药材35万亩;拥有种植大户、种植合作社余家,规模化种植基地96个,年产中药材7万吨,年产值6亿元。

科技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质增效

炮制是整个中药生产环节的核心,禹州中药炮制素以“遵古炮制、加工精良”著称。经过历代传承,集南北炮制技艺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炮制理论和技艺。

禹州中药炮制技艺世代传承,“百刀槟榔”“蝉翼半夏”“刨花犀角”等经典总结就是对禹州中药材炮制技艺的真实写照。

禹州坚持把传统中药的炮制方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扶持引导制药企业向现代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迈进。目前,禹州共有中医药生产企业51家,主要涵盖中药材初加工、饮片生产、中成药制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加工产品种以上,年产值30亿元。

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围绕发展生物制药,禹州市引进了国家“千人计划”张志东博士专家团队和农科院梁剑平博士专家团队,以天源生物科技“河南省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依托,大力发展青蒿素、鱼腥草、口蹄疫测试试剂等生物工程药物。

同时,禹州市积极引进中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国内顶尖团队、科研平台合作,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部分核心技术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江西中医药大学与森茂迷迭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迷迭香新产品取得突破;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迷迭香鼠尾草酸提纯率达90%以上,且有效解决产品稳定性问题,市场前景广阔;禹州市天源药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张锁江院士、梁剑平教授合作,在青蒿素研究方面荣获“国际绿色技术组织成果奖”;河南省夏禹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已取得资质认定证书,填补了全市乃至全省中药产业检测领域发展的空白。

禹州,这片与中医药产业紧密相连的土地,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

下一步,禹州市将持续坚持“抓中间、带两头”发展思路,以种养为基础、制造为龙头、流通为牵引、科技为支撑、旅游为推动、文化为灵魂,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努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向更高端迈进,擦亮药都名片,重振药都雄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1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