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与方名
?? ? ???仲圣伤寒一书命方名颇费心思,唯恐后世业医者记方而漏其方中药味,延误病情,当误性命。故多以方中全药命方(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苓茯桂枝白术甘草汤、麻黄杏子石膏甘草汤、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或以方中君药命方(桂枝汤、麻黄汤、大、小柴胡汤、酸枣汤、吴茱萸汤……),或以方中最大功效喻为方名(大、小、调胃承气汤、大、小建中汤、理中丸……),或以方效趋向喻方(真武汤、大小青龙汤、白虎汤……)或以方中加减变化主药命方(桂枝加桂汤、桂枝加当归汤、黄芪建中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或以方中注意点命方(十枣汤……),或以主证与病症命方(四逆汤……)后世医书皆仿此,但皆不如其简扼、朴实。后生学医者当细细玩味其中方名,天道、医理自见。 ? ???伤寒命名,第一,以明确的病“症”为指向,如“陷胸”、“下淤血”之类;第二,以“证”为指向,如“泻心”、"承气”、“温经”之类;第三,方中特别提示注意的药物:如柴胡、桂枝、半夏、十枣等;第四,以四神兽命名:青龙、真武、白虎;除第一外,命名方式主要原因是:仲圣以治五脏六腑为目标。不以某一“病症”为指向,往往一方可治疗许许多多“病症”,故大多方名无法以治疗的“病名”为方名,而且,仲圣为代表的古人,默认“药名”既含有“功能”列出药名即知其症。中药,不同于食物。如:半夏、防己、大黄…… 如: ?麻黄茯苓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茯苓三两??白术三两??防己??赤小豆一升 右五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防己”防,防御;己,己土。此得水用,不令土有少犯,然性流离解散,当善驭之,则为通剂之巨擘。防者障也。己者我也。我立则畛畦分矣。故绩平水土为独革,一曰解离,一曰石解,谓根纹作车辐解,当以离丽解散为己任,七方之急方,十剂之通剂也。然其气平,故风寒湿热,四气咸宜,若温疟诸痫,乃阴阳舛错,严御其防,阴阳仍两间矣。 ? 十枣汤方:? 芫花(熬)甘遂大戟(凡花类多散降,“遂 ”者,通道也,军中凡持“戟”者,将军也,开破之峻可知。三药,一散,一通,一破,合之力猛可期) 完! 陳詩達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6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今日春分时光荏苒,春日过半,愿君莫负
- 下一篇文章: 傅青主男科吐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