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壮阳用药酒妙方
药酒又称酒剂,酒方,是以白酒或黄酒为溶媒,配以一定中药组方的药料,经密闭浸泡一定时间,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浸出,其浸出的澄清液即为药酒。药酒一般具有温经通络、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消食暖胃、杀虫止痒、补益气血、舒关节、利筋骨,温补强壮身体的作用。不仅用于内伤杂病,还可应用于外感病,尤宜于跌打损伤、风寒湿痹痛及经络不通等症及强身延年之用。 1 天门冬酒 天门冬克,米酒1克。 清肺降火,滋阴润燥。 阴虚咳嗽,咳吐浊沫的肺痿症,咳吐脓血的肺痈症。 冬月用天门冬去心煮汁,同曲、米适量酿酒。或用米酒1克于净瓶中浸天门冬5日。去渣,每服1~2小杯,常令酒气相接,勿令大醉。 忌食生冷。 《本草纲目》。 2 枸杞酒 西杞果克,白酒毫升。 补虚祛寒,益精壮阳。 阳痿、遗精等。 先将杞果洗净,泡入酒内密封,浸泡1周即可饮用,每次饮1小杯,每日2次。 经验方。 3 牛蒡酒 牛蒡子30克,茵芋15克,云苓30克,杜仲20克,石斛20克,枸杞子30克,牛膝30克,制附子20克,炮姜20克,大豆克,川椒20克,大麻子克。 祛风除湿。 适用于风湿袭于腰间疼痛难忍,坐卧不安者。 将牛蒡子炒,石斛微炒,大豆炒熟,川椒炒出汗,大麻子炒香,上药共捣碎,置于净瓶中,以好酒3斤浸之,密封口,7日后开取,去渣。每于饭前温饮1小杯。 《太平圣惠方》。 4 红花酒 藏红花20克,白酒50毫升。 活血化痰。 经来量少,紫黑有块,少腹胀痛,拒按,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 将上药入酒中浸泡10天。每次饮1小杯,每日2次。视酒量大小,大醉为度。 经验方。 5 姜附酒 淡干姜60克,制附子40克,黄酒毫升。 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心腹冷痛,呃逆呕吐,泄泻,痢疾,完谷不化,寒饮喘咳,痰白而清稀,肢冷汗出。 将上药,共捣碎细,置净器中,以黄酒渍之,密封,经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次食前温服1~2杯,日服3次。 阴虚内热,火热腹痛者及孕妇不宜用。 民间方。 6 丹参酒 丹参27克,鬼箭羽27克,秦艽12克,知母18克,猪苓27克,白术27克,海藻10克,赤苓12克,肉桂10克,独活15克。 渗湿利水,消瘀散结,祛风。 足胫肿满,大腹水臌病,食则气促。 上药以酒2斤浸泡于净瓶中,封口,经5日后开封去渣。急用者可置热灰上1日便可用。每次服20毫升,饮酒少者,可随意减之,每日3次。 脾虚,大便溏泄及孕妇忌用。 《圣济总录》。 7 白石英酒 白石英克,磁石克,醋克,白酒克。 温肝肾,安心神。 心神不安,慌悸谵忘,阳痿,小便不利,黄疸,石水,风寒湿痹等证。 将白石英,以醋煅磁石放入纱布袋贮,置于净器中,以白酒浸之,密封,每2日搅拌1次,浸泡15天即成。随饮,将酒烫热饮用。 元气下降者忌服。 民间方。 8 海马酒 海马1对,白酒毫升。 补肾助阳。 适用于阳痿不举,腰膝酸软等症。 ①将海马洗净,放入酒罐内。②将白酒倒入酒罐中,盖好盖,浸泡15日即可饮用。每日服3次,每次9~12克。 民间方。 9 茴香酒 小茴香克,黄酒克。 散寒止痛,开胃进食。 寒疝少腹痛,睾丸偏坠牵引腹痛,妇女带下,脘腹疼痛胀闷,不思饮食,呕吐。 将小茴香炒黄,置于净器中,浸黄酒1斤,煮数沸,候凉,收瓶备用。每日3次,每次食前温饮1~2杯。 《本草纲目》。 10 复方八角枫药酒 八角枫31克,黑骨头31克,见血飞31克,威灵仙31克,淮牛膝31克,油松节31克,当归31克,黄芪31克,桂枝31克,桑枝31克,羌活31克,姜黄31克,紫丹参63克,老鹤草63克,大伸筋63克,蜜橘花63克,透骨草19克,细辛9克,雪上一枝蒿3克,白酒(50°)毫升。 舒筋活络,驱风除湿,活血止痛。 风湿性关节麻木疼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中风后遗症偏瘫等症。 炙雪上一枝蒿,上方药共制成酒,口服1次5~10毫升,1日3次。 孕妇忌服,忌酸、冷、豆类。此药性猛,不能过量。 《全国医药产品大全》。 11 麻黄宣肺酒 麻黄30克,麻黄根30克,白酒克。 宣肺通络,杀虫。 酒渣鼻。 将药用酒浸泡,重汤煮约1小时,露1宿,去渣收贮备用。每日早、晚各饮2~3小杯。 1至3日出脓成疮,十余日则脓尽,脓尽则红色退,先黄后白而愈。 《医宗金鉴》。 12 黑豆羌活酒 川羌活15克,黑豆30克,防风10克。 解表搜风,胜湿止痛。 中风口噤,四肢强直,角弓反张。 将黑豆去皮炒熟,上三味共捣为粗末,有黄酒或米酒毫升浸之,置火上候沸即住,去渣,候温备用。分2服饮之。 民间方。 13 白花蛇酒 白花蛇1条,白酒克。 祛风止痉。 适用于破伤风、小儿惊风、半身不透、口眼歪斜、风湿疥癣等。 将白花蛇肉装袋,与曲适量置于缸底,糯米饭盖之,3~7日酒成,滤过,瓶贮。或将白花蛇肉用好酒克浸泡于瓶中数日。每日早、晚各饮1~2怀。 《本草纲目》。 14 海桐皮酒 海桐皮60克,牛膝60克,生地70克,枳壳60克,杜仲60克,白术40克,防风60克,五加皮60克,薏苡仁30克,独活60克。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适用于风湿痹痛,肢节疼痛无力、脚膝软弱者。 将上药制碎,夏白布袋装,置于净器中,用好酒克浸之,经10日后开取,1日3次,1次温饮10~15毫升。 《风科集验方》。 15 磁石酒 磁石15克(碎),木通克,石菖蒲克(米浸泔水1日,切焙),酒克。 开窍、纳气潜阳。 适用于肝肾阳虚所致的耳聋、耳鸣。 将药共捣碎,用白布包,置于净器中,以酒浸之,封口,夏3日,冬7日,去渣备用。每食后饮1~2小杯。 《本草纲目》。 16 种玉酒 全当归克,焦远志克,好甜酒3斤。 活血通经,调和气血。 适用于妇女经血不调,不能受孕,或气血不足者。 将全当归细切碎后与远志和匀,以白布袋贮,置净器中,用好甜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每晚温饮,随量饮之,不可间断。酒用尽,依法再制。 民间方。 17 神效酒 人参30克,没药30克,当归尾30克,甘草15克,瓜蒌1枚。 托毒、散毒。 疮痈。 将没药别研,瓜蒌选用全者半生半炒。上五味,用黄酒3碗,煎取2碗,分4份。每日服1份,细细饮之。 《景岳全书》。 18 桑椹醪 鲜桑椹克(或干品克),糯米1克。 补肝肾,益精血,聪耳明目。 适用于肝肾阴亏所致的头昏目眩、头胀痛,视物不明、耳鸣、五心烦热、遗精、失眠多梦、腰膝酸痛、舌红少津等。消渴、便秘、关节不灵活等症状者亦宜服用。 将桑椹洗净捣汁(干品煎汁去渣),再将药汁加适量水与糯米煮成干饭,待冷,加入适量酒曲,拌匀,置入容器中密封发酵成酒酿。根据各人的酒量兑入米酒便可饮用。每日随量佐餐饮用,或临睡前服20毫升。 脾胃虚寒作泄者慎用。 《食鉴本草》。 19 鹿茸酒 鹿茸15克,山药60克,白酒克。 补肾壮阳。 适用于肾阳虚弱所致的性欲减退、阳痿、遗精、早泄、遗尿、久泻等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其他贫血证亦宜服用。 将鹿茸、山药与白酒共置入容器中,密封浸泡7日以上便可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15~20毫升。 阴虚火旺者忌服。 《普济方》。 20 蜂房全蝎酒 露蜂房20克,全蝎20克,山慈菇25克,白僵蚕25克,蟾蜍皮15克。 攻毒杀虫。 食道癌,胃癌。 将上药共捣碎,置于净器中,以毫升酒浸泡,经7日后开取。日服3次,每次空腹饮10~15毫升。 民间方。 21 灵芝丹参酒 灵芝30克,丹参5克,三七5克,白酒克。 治虚弱,益精神。 冠心病,神经衰弱等症。 将药洗净,切片,一同装入酒坛内,加入白酒,盖上盖。每天搅拌1次,再盖好盖,浸泡15日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20~30克 民间方。 22 樱桃酒 鲜樱桃克,白酒克。 益气、祛风湿。 适用于四肢不仁,瘫痪、风湿腰腿疼痛,冻疮等症。 将樱桃去杂质,洗净,置坛中,以酒浸泡,密封,每2~3日搅拌1次,泡15~20日即成。每日服2次,每次15~30克。 不可多食,以防发暗风。 民间方。 23 生地加皮酒 五加皮30克,薏苡仁50克,羚羊角屑20克,防风30克,生地60克,独活30克,牛蒡根60克,肉桂10克,牛膝50克,黑豆60克,海桐皮20克,火麻仁60克。 祛风湿,清热止痛舒筋。 适用于肢节疼痛,筋脉拘急,关节不利,步履艰难。 牛蒡根、肉桂分别去皮,将黑豆炒熟,上药共捣碎细,生白夏布袋盛,置于净器中,用酵酒克浸之,密封口,经7宿开封取饮。每次吃前,空心随量饮之。 《太平圣惠方》。 24 常春酒 常春果克,枸杞子克,好酒1克。 养血补肾。 羸瘦虚弱,腹中冷痛,妇女血闭。 将上药捣破裂,盛于瓶中,注酒浸泡7日后即可饮用。每次空腹饮1~2杯,每日3次。 民间方。 25 风藤酒 海风藤15克,青风藤15克,牛膝15克,钻地风15克,炮甲珠15克,好酒克。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 痹证。 将药和酒装磁罐内,置水锅中加热炖之,水开后1小时将罐取出,去药留酒,贮于玻璃瓶中,每日早晚各服1杯。 民间方。 26 续筋接骨酒 透骨草10克,大黄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丹皮5克,生地15克,土狗10克,土虱30克,红花10克,自然铜末3克。 接骨续筋,止痛。 跌伤。 将土狗槌碎。上药中除自然铜末外,其他共捣粗碎,以毫升好酒煎取一半,去渣,候温备用。将其分作3份,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铜末1克。 孕妇忌服。 民间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6490.html
- 上一篇文章: 供应信息新增党参片各种规格桔梗
- 下一篇文章: 执业中药师每日分享4月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