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之颈部血管瘤
血管瘤在成人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病例,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胎儿也会长,平时我们看到的血管瘤主要是在肝脏和皮肤的较多,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25周胎儿颈部的血管瘤。例如下图:在胎儿的颈椎后皮下发现一个边界清晰,内部回声均匀的一个高回声团,内部回声均匀,难道是个脂肪瘤? 再看下图,从胎儿纵切面和横切面看,这个肿瘤内部的回声较均匀,边界清晰,和皮肤,骨骼的界限都清晰可见。 再看下图:这个肿瘤内部虽然是高回声,但是内部看到没有那么紧实,就像一堆海绵一样,这样就不像是脂肪瘤,脂肪瘤比较紧实。 再看看四维图片例如下图:这个肿瘤凸向外面, 再看这个骨骼模式的图片,例如下图,一般采用这个模式看得时候过滤掉了脂肪组织回声,但是这个肿瘤还是可以清晰的看见。 看看内部结构如何呢?例如下图:这个切面看到回声还是非常均匀,和皮下的其他组织界限清楚。 向里面再看看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囊腔,呈面包一样,例如下图; 这么大的肿瘤一定是有丰富的血流才可以快速长大,例如下图:有一支血管从椎体内出来直接供给这个肿瘤。 再看看这个图,有两个血管通过椎体供血。 再看看内部的血供例如下图:从椎体内的血管再肿瘤的底部呈抓手一样环抱着肿瘤。 这么丰富的血流,可能血流也是非常高的,例如下图: 通过对这些图片的综合分析,血管瘤的诊断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才25周的胎儿咋会长这么大的血管瘤呢?那我们就重新认识一下血管瘤。 血管瘤(hemangioma)是由胚胎期间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看下图:这个是一个能量多普勒,这个肿瘤内部丰富的血管网。 血管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次是躯干(25%)和四肢(15%)。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4。 血管瘤的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黄体酮或接受绒毛膜穿刺、妊娠期高血压病及婴儿出生时低体重可能与血管瘤的形成有关。有认为血管瘤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早期血管性组织分化阶段,由于其控制基因段出现小范围错构,而导致其特定部位组织分化异常,并发展成血管瘤。在胚胎早期(8~12月)胚胎组织遭受机械性损伤,局部组织出血造成部分造血干细胞分布到其他胚胎性细胞中,其中一部分分化成为血管样组织,并最终形成血管瘤。 胎儿的血管瘤以海绵状血管瘤肿为主:瘤由扩大的血管腔和衬有内皮细胞的血窦组成。损害为大小不等之紫红、暗红或青红色结节或斑块,质软,血窦大小不一,有如海绵状结构,窦腔内充满静脉血,彼此交通。表面呈半球形或分叶状,压之体积可缩小,多为单发。组织病理示真皮下部和皮下组织的血管扩大成不规则的空腔,腔内充满血液,血管外膜细胞增生。表现为无自觉症状、生长缓慢的柔软肿块。头低位时,肿瘤因充血而扩大,恢复正常体位后,肿块即恢复原状。表浅的肿瘤,表面皮肤或黏膜呈青紫色。深部者,皮色正常。触诊时肿块柔软,边界不清,无压痛。挤压时肿块缩小,压力解除后则恢复原来大小。 在这里熊医生还是要提醒孕妈妈,像这样的血管瘤,虽然他是一个肿瘤,但是还是可以放心的生下来,有些血管瘤出生以后,随着娃儿的长大,供血的血管被压迫、血流量减少或自闭以后,血管瘤就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在我的临床观察中,最早的在3岁的时候消失,最大的在10岁的时候消失,也有的一直存在,但是不影响就不要管他,如果影响美观还可以手术治疗。不要一看到肿瘤就色变,像这种良性的肿瘤并不可怕,他可以长大,也可以消失,出生后进一步观察就好,而且不要急于治疗,有时候会适得其反。熊鹰主任的电话或,可以咨询妇科及孕期知识,预约四维彩超或找我做彩超。如有不全处请给我提出来,欢迎大家指教,谢谢大家。 熊鹰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8088.html
- 上一篇文章: 详解最全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