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它追根溯源是如何诞生的呢?

又经过怎样的发展最终到达了宋代的巅峰时刻?

又怎样在蒙元的金戈铁马之下走向了衰落?

又如何在大明一代香火复燃?

理清了这条脉络,对于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国香就尤为重要了。

从文字谈起源

香这个字在篆书里的写法跟今天是不同的,据《说文解字》记载:“香,芳也。从黍从甘”。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为粮食所散发出的美好的气味就被称之为香。

所以香刚开始出现时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名词。那么什么时候香才以名词的形式出现呢?什么时候才真正出现香这种物质呢?我觉得它应该是被古人无意中给烧出来的。

大家一起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蚊虫乱舞的夏夜,部落里的人们生起一堆篝火,人们围火而坐,这时有人往篝火里投入了一株稀少的植物,这棵植物经过火势侵袭散发出一种气味,而这种气味完全不同于以往那种呛人的烟味,而是一种让人舒适的,愉悦的香味,还带有一些提神醒脑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驱散了周边的蚊虫,让人们一夜安眠。

由此,人们把这种投入火中的植物称之为香。

香诞生以后,很快就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而这与我们古代的祭祀活动有关。古人受制于自身的世界观影响,人们往往对未知充满敬畏,故此他们相信有神明,而要与神明沟通就要找到一种媒介,这时候缥缈颇具神秘感的青烟就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礼记集载》有记:“天神在上,非燔柴不足以达之。“燔柴就是烧柴的意思,早期的祭祀活动当中,烧柴就是主流的祭祀方式。又据《尚书》记载,尧把帝位禅让给舜的时候就进行了一场非常隆重的禅让典礼,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就是燔柴祭天。

香被发现以后,人们就意识到如果用香烟去祭天岂不比用青烟更能表达对神明的敬重,于是香就成了祭祀当中的上品,身价暴增。

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香已经不再局限于祭祀,而是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

早年有部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其中就有大量关于中国香的桥段,像芈月、卫国公主等宫廷贵妇都非常善于制香,这也反映出当时的宫廷大内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香品了。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楚怀王的两个片段,其实历史上楚怀王有两位,一位叫熊怀,他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君王;另一位是熊星,他是后来楚人反秦时拥立的楚王的后裔。

而剧中的楚怀王是指熊怀,他身上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因为这引发了一系列宫斗。当时魏国向楚国进献了一个美人,楚怀王十分宠爱,这就招来了宠妃郑秀的嫉妒。郑秀就对魏美人说:“大王嫌你的鼻子长得不好看,我建议你最好把你的鼻子挡一挡。”于是魏美人在楚怀王面前就经常用手把鼻子遮掩住。楚怀王就问她:“你为何总是捂鼻子?”结果郑秀立即就在旁边说:“她是嫌您身上的味道不好闻。”结果楚怀王大怒就下令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这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掩鼻记。

另一个桥段就是楚怀王与秦王的一次会面,秦王就对他进行了一番调侃,他说:“听说楚王常年患有隐病,因难于向世人启齿,无法根治。我特意为楚王带来了麝香,把麝香做成香囊,随身佩戴,会让男人威力倍增。”

此话信息量有点大,首先他提到了麝香,在我们印象中,麝香常出现在宫斗剧中,会让人想起小产、堕胎之类的血腥场景,但实际上麝香虽然有活血化瘀的功能,却需要很大的用量才能影响腹中的胎儿,而用合适的剂量是不会有副作用的。而电视剧往往把麝香的副作用夸大了数倍。

其次提到了香囊,随身佩戴麝香的香囊能让男人威力倍增。这就提到了麝香的催情作用,麝香能催情源于它本身就是雄性麝为了吸引异性而产生的一种香气,这就让古人深信不疑。在后世的诸多香方当中,但凡涉及到催情助兴之类的香品,通常都会加入麝香。

说起楚怀王,就不得不提起另外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就是屈原,他俩是亲戚,他们都是芈性,屈原是因为他的祖先被分封到一个叫屈的地方,故而改姓屈。

屈原可谓是制香行业的祖师爷了,为什么说屈原是制香业的祖师爷呢?因为他是历史上有确切记载的第一位制香大师。

《离骚》中有言:”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配。”这个”扈“就是身披的意思,江离就是川芎,它气味芳香,且具有通达解郁的功效;而”辟芷“就是今天的白芷,它最大的特色就是留香、持久,经月不散,非常适合用来佩戴;这里的”秋兰“不是指我们今天所说的兰花,而是指的泽兰,它是一种菊科植物,在《香乘》当中被称之为都娘香。古人在每年的秋季把泽兰的茎叶摘下,然后自然晾干,可以用来入药也可以入香。屈原就把泽兰缝制在了香囊里,随身佩戴,这便成了他日常生活当中的一种装扮了。

我们再来看看屈原的饮食,他说”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就是说我早上起来先喝一杯木兰花的花露,晚上吃菊花落下来的花瓣。他这已经不是素食主义了,而是香食主义。通过这两位人物,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中国香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情况。首先它是以单方香的形式出现,而没有出现复方香。比如说川芎、白芷、秋兰,他们都是各自独立的香材,这也说明当时中国本土所出产的香料品种相当的匮乏。

其次,除了麝香是一种动物香料以外,其他大多数都是本土的草本香料。而香囊的出现,也成为了延续几千年的的一种品相方式。

近些年屈原和楚怀王坊间传闻不断,大意就是他们二人除了君臣关系以外,可能还是恋人关系。

论据大概有两点,一是屈原的取向可能有问题,在《离骚》中他把自己称作香草美人,这个叫法在我们看来有点娘,但“美人”这个词在古代并不仅仅是指长得好看的女子,它也可以用来形容有着高尚情操的君子。其次沉迷于香气的古人有很多,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大贤之人,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荀彧,北宋的苏东坡、黄庭坚等,这么说来喜爱香气不但无碍于阳刚,反倒是一种洁身自好,翩翩君子之风的体现。

另一个论据是楚怀王故去之后,屈原给他写了很著名的《招魂》,诗中大量的回忆他与楚怀王的过去种种,比如说在旷野上策马奔腾,一起狩猎,每天形影不离等等,这都让人感觉有些暧昧,但如果我们从香学的角度去做判断的话,这种说法也不太靠谱,为什么呢?

屈原嗜香如命,又怎么能容忍和一个身怀异味的人在一起?所以这段二三事多少有些扑朔迷离,还有待考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z/11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