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一架咆哮的鲲鹏从古老的伊朗高原起飞。

目标:中国西北——甘肃——兰州新区。

无疑,29例新冠肺炎患者将降落在甘肃人的心坎上和梦境里。

1

德黑兰的暮色下,博物馆里贵霜王朝的乌兹钢刀依旧闪耀着中世纪独有的寒光。然而,在这个时代,他们的御前带刀侍卫苏莱曼尼将军却殒命于一架看不见的无人机。屋漏偏逢连夜雨,强敌环伺,新冠又起。这个盛产石油、血性、美女和球星的国家陷入英雄气短、虎落平阳的尴尬境地。

邻居有困难的时候,中国就来了。

多名中国人被接回了祖国。

连张文宏教授也不由自主地感慨中国的强大。他说,真不敢想象,中国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控制住疫情,现在已经成为疫情输入国。

降落在兰州新区的伊朗包机

于是,名不见经传的甘肃又一次登上新闻头条。

之前是2月21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应急响应28天之后,甘肃省成为全国第一个解除一级响应并调整为三级响应的省份。

然后是甘肃的新冠肺炎治愈率高居全国前列,国内哗然。

其次是甘肃援助武医院里带领武汉人民跳起了广场舞,提前吹响了胜利的号角。

甘肃在整个疫情期间,不慌不忙,井井有条。彻底颠覆了外界对甘肃的固有认知。这还是那个医疗资源有限,经济实力有限,人均GDP倒数第一名的甘肃吗?

短短20多天,甘肃共派出6批医疗队,2支疾控队,总计人。就连古老的义渠戎国(今庆阳宁县),芈月的婆家也派出了首位医疗队员。

古来男儿从军,金戈铁马;今者女子断发,共赴国殇

可以说,甘肃倾其所有。

这不禁让人想起巴基斯坦那些包装简陋的援华医疗物资,据说是动用了巴国境内几乎全部的后备仓储。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

在本次伊朗输入之前,甘肃省的91例确诊病例中,经治疗达到出院标准出院85例,出院率为93%。

值得一提的是,治疗过程中,出院患者均全程使用了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了98%,居全国前列。

除了自用,甘肃向武汉调配中药扶正避瘟方剂,宣肺化浊方(普通型患者)剂,益肺健脾方(康复期患者)剂,藏药催汤颗粒袋,流感丸(普通型患者)盒,仁青芒觉胶囊(康复期患者)盒,供甘肃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预防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康复使用。超高的治愈率,稳稳地把控了疫情,硬是给甘肃人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这不由得让人对中药材种植大省甘肃的中医技术刮目相看。

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中医称为“岐黄之术”,中医鼻祖岐伯就是甘肃人,受黄帝委托完成了《黄帝内经》这一中医学巨著。甘肃盛产的黄芪和当归,补中益气,像极了甘肃人在关键时刻的那种担当。

兰州新区,防疫期间专用的车辆

随着两架伊朗包机的降临,甘肃的抗疫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兰州市和白银市疾控3家单位,近70人流调、采样和消杀,新区政府、卫健委、疾控中心也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3个中心实验室夜以继日完成了所有人员核酸检测。

确诊29例伊朗输入型患者。

至此,兰州成为武汉之外的又一个抗疫主战场。

其实,早在2月11日,由兰州新区商投和甘肃建投等企业改医院便已经顺利建成。

医院准备了近张床位。

现在,到了承担国家使命的时候,甘肃从容不迫。

甘肃援助武汉医疗队

2

可是问题来了,甘肃在哪里呢?兰州新区在哪里呢?

甘肃就是那个淘宝不包邮的地方。兰州新区也是。

有一年,我曾经在兰州火车站看到一群人在讨论甘肃。有一个人坐在中间讲,旁边围了一圈人听。那个主讲的人严肃地说,甘肃,我去过,甘肃在敦煌,甘肃的旁边就是兰州。当时我一听差点晕过去。兰州是甘肃的省会,就是他们脚下停留的地方。一帮人听得津津有味,大为叹服。我虽年少,但却知道,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说不清楚的。

找到甘肃与兰州非常容易。在中国地图上横竖画一个十字坐标,最中间就是甘肃省会兰州。

兰州是西北咽喉,“间五省而控蒙疆”,位居中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兰州连贯新欧亚大陆桥和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是面向中西亚、中东欧国家开放的桥梁和纽带。

兰州新区在兰州北部38.5公里处。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座中四联,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新区。

从前人们抱怨甘肃落后的规划,说是兰州新区距离兰州老城过于遥远,属于战略性错误等等,很多人一度唱衰新区。

然而,随着本次输入事件的发生,人们不得不重温古老的《道德经》和“矛盾论”,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是相互依存的。有效的空间距离确保了隔离的安全系数,但也不至于中断兰州主城区集中全甘肃最好的救助资源。

事在人为,后进生也有着不为人知的优点。而且一旦显现出来,必将救人于水火,救国于危难。有经验的人都知道,那种平时默不作声的闷葫芦,一般都会做出大事情来。

有国外的军事学家曾经分析过中国具有战略价值的城市。兰州与北京、上海、武汉并列。武汉是九省通衢,兰州是西北重镇。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大规律,凡是甘肃稳,则中原定;中原定,则天下安。经略甘肃有方的时代,都是名垂青史的大时代。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在甘肃人民的支持下,年2月20日和2月23日两天,中国空军和苏联空军志愿队在兰州上空联合抗击日军空袭,共击毙日本包括上田虎雄、二井卓、松尾原重等63名飞行员,击落敌重型轰炸机15架。兰州空战成为抗战时期击落日军飞机最多的一次空战。兰州既然是日本人下定决心选定的决战场地,一定是生死咽喉、战略核心。

兰州,夜色里不屈的信念

甘肃的省会兰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城市的最高处供奉着大汉朝开疆拓土的英雄霍去病,他在千年之后依旧庇佑着这座古城“去病”“弃疾”。这座城市里最著名的是它的文化。一部经典舞剧《丝路花雨》传唱数代人,讲的是一则国际交流的故事。这故事早已如同丝绸古道上的一张文化名片,诠释着久远的主题——交流互助、融通合作。也就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如此看来,此次伊朗包机降落在甘肃,冥冥中有着某种历史的必然。

3

长期以来,外界对甘肃的印象是“又干又酥”。其次就是甘肃的人均GDP排名全国倒数第一。

人的思维惯性和记忆通常是这样,容易记住第一名,第二名。中间的排名未必那么清楚,相反,倒数第一名就比较难忘了,甚至深刻程度往往大于第一名。人们记住伤疤的能力往往大于记住鲜花的能力。加上之前甘肃的许多负面新闻:贪腐、连环案,这些世界上并不新鲜的事情,屡屡地被强加在甘肃头上。甘肃有口难辩,显示出了在国内舆论环境中弱势的一面。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对于倒数第一,甘肃人并不慌张,该做什么依旧做什么,不慌不忙。一碗牛大,一碗羊肉泡,一碗天水呱呱,一碗糊锅,甘肃人头顶天、脚踩地,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无愧我心,坦然旷达,安闲自在,从未有过一句抱怨。

一碗面,头顶天,脚踩地,无愧我心

其实,甘肃没必要惭愧。

你翻看一下谷歌地图,甘肃大约80%的土地是山地。甘肃西部除了零星的绿洲,全是戈壁雪山;甘肃中部,干旱少雨,苦甲天下,世人皆知;甘肃东部黄土高原,虽有山地,然而多风少雨;甘肃南部,接壤四川,山大沟深,石头缝子里的土壤比命都贵;至于甘南草原,是生态涵养的高原牧区。知道了这个家底,也就用不着慌乱了。

毕竟,人站在大地上。

黄河边的农田

甘肃有句老话“穿衣吃饭看家当”。就好比进京赶考,家境好的香车宝马,绫罗锦缎。家境不好的五谷杂粮,一身布衣,但是这并不妨碍写得一手好字,做他一篇锦绣文章。

你不能拿着中原盛开的牡丹与祁连山上含苞的雪莲相比,你不能拿着湖广丰产的水稻和甘肃境内高海拔地带的青稞相比。

你不能说甘肃的身高不如姚明,短跑不如刘翔,游泳不如孙杨。

万事万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造物如此安排,必然有如此这般的道理。在不同的地理范围之内,有着不同的生长速度,不同的开放方式,自然就有着不同的新陈代谢要求。

甘肃人的性格淡泊平和、乐天达观、说话简单直接、做事沉雄大度、执着坚韧。这源于佛家的慈悲为怀、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者爱人。

甘肃境内的敦煌不必多说、西夏国寺张掖大佛寺、曾出土过金银棺套函佛骨舍利的泾川大云寺、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黄帝问道的道家名山崆峒山、国内第二大文庙武威文庙……不胜枚举、灿若星辰。甚至一所乡间的祠堂、牌坊、陇中一带普通的农舍、门楣、南墙,都悬挂着做人、治世的格言,这些都是甘肃人的品格来源。

武汉有个作家,在日记里对武汉救灾表现极度不满,声称疫情有人祸的成分,一个都不能放过。账要一笔一笔算,不枪毙一批害人精,绝不姑息。严苛得有点类似鲁迅。而甘肃人不是这样。甘肃作家龙巧玲不仅仅日夜奋战在武汉方舱一线,而且坚持写作。

她在《请不要打扰》一诗中说:

“口号是你们的

赞美是你们的

宣传、标兵,都是你们的

我只是在执行岗位职责

做一个医者良心的拯救

常常,不得已赤膊上阵

生和死来不及选择

真的没有什么高大上的想法

请不要给我花环

不要给我掌声

也不要什么工伤、烈士,几等功

来武汉,我不是来欣赏樱花的

也不是来风花雪夜,接受吹捧

只想疫情结束能安全回家”

甘肃人遇到事情,安于天命,不怨天,不尤人,遇到困难解决困难,逢山开山,遇河趟河。大不了,认命。

好几年前,曾在甘肃著名的文学杂志《飞天》上阅读过一则散文。讲的是文革时,乡下有个老师遭到了批斗。在那个极度危难的时候,他发现对他批判最积极,往他身上按图钉时下手最狠的,居然是平时表现最积极的几个班干部。而站出来为他作证,讲句公道话的,恰好又是平时看起来比较柔弱,学习也不怎么好,不怎么说话的几个后进生。

有句老话叫做“仗义每从屠狗辈”,这话用在这里有些不妥,但是大体是那样一个道理。

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当中,捧起象征最高荣誉的金杯、金靴、金球的往往是那些射门得分的前锋队员。他们的成就比较容易量化,进球多少很明白很清楚。而一个球队的中场、后卫让人记住的相对较少。如果同样用进球数量来衡量后卫队员是不科学的、不公平的。

一个强大的球队往往建立在强大的中场和后卫之上,就像一个发达的社会,要看中产阶级的发达程度一样。看一个班级的成绩,其实看看它的后进生就知道了。

甘肃是一个稳健的好后卫,一个学习本来就不错的后进生。

千百年来的甘肃,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执著坚守,忠诚可靠。

中国人大多喜欢读《三国》。人人都爱蜀汉五虎上将。一部《三国》,桃园三兄弟占尽风流,赵云玉树临风,人中吕布天下第一,关二爷夜读《春秋》、过五关斩六将,义字当先,大丈夫风范更是独领风骚……

唯独令人念念不忘、惺惺相惜的是有个英雄叫马超,镇守在今天甘肃武威的古西凉境内。那时候虽然热衷于三国人物武功排行榜,仿佛蜀汉赢了,自己也就赢了。但也隐隐赞叹,马超独挡一面,蜀汉有个安定的后方,为刘备暗暗庆幸。马超,真正的大英雄也!

其实,甘肃何尝不是英雄马超?

西凉马超,一个像甘肃一样默默无闻的大英雄

4

很多人说甘肃穷,显然是你不知道他家里有矿,这难免让人“呵呵”。

新中国成立之初,甘肃为国家贡献了一座玉门油田,一座酒钢,以及铜城白银,至于兰炼兰化更是不必多说。

现在不跟你说家里有矿,我说家里有油田!油田!

甘肃庆阳勘探发现了地质储量3.58亿吨,预测地质储量6.93亿吨,总计10亿吨级储量规模的大油田。

难道我是在为土豪代言???

no!no!甘肃人是有文化的。

甘肃人有个书架子,上面放着一个敦煌藏经洞,半部四库全书。

敦煌,敦煌

据说有个抄书的老先生。抄书抄累了,拿了根点火的芨芨草棍子往一面破旧的墙壁上一插,随后就打开了一座世界级的文化宝库——敦煌。这应该算是文化吧。至于年代久远的就不说了,伏羲爷爷、女娲娘娘,虽然学历不怎么高,干得都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情。

在神奇浪漫的甘肃,你跟那些一味信奉金钱的人,永远讲不清楚信仰这件事情。你跟那些疯狂奔跑的人,永远讲不清楚安步当车、竹杖芒鞋轻胜马的意义。

兰州黄河岸畔的北山是一座石头干山,人称九州台。山顶有座文溯阁,藏着半部《四库全书》。那是中国多少政要、文豪、读书人的梦想之地。每每来甘,必定朝觐。这书,读他半部的半部,也算是个文化人了吧。

早些年,甘肃的一群年轻人随手将摘来的文章一汇总,就成了市值60亿的上市公司,一个现代文化传媒集团赫然问世。

除此之外,我曾见过许多散落在民间的伟大说唱艺人和手艺人。他们开口就唱,舌尖灿若莲花,或者手底曼妙,指尖舞动,如同创世。

甘肃人缺的可能是牛津、哈佛的学位。但你绝对不能说甘肃人没文化。

5

甘肃为中国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某些源头。

年,一群衣衫褴褛的革命者赤脚走过了雪山草地。偌大的中国,饥肠辘辘的他们只是些想要吃饱肚子的人,竟然无处可去。这个时刻,甘肃给了他们一张报纸。民间传说,在哈达铺,毛泽东意外地捡到了一张报纸。报纸上说在甘肃的陇东接壤陕北的一带,有一支红军队伍。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明确的引导,并最终走向胜利,诞生了今日盛大灿烂的中国奇迹。甘肃的意义在于好生之德。

甘肃贡献了一座嘉峪关,拱卫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甘肃奉献了一座祁连山脉,上面逡巡着令海明威神往的雪豹,守护着中西方联通的黄金路段。

甘肃贡献了一座军马场,为帝国时代的中华民族不断地提供着优质的发动机。

甘肃贡献了一片沙漠,沙漠里种树的六个老汉,再一次延续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的中国神话。这种强筋壮骨的养分只有在甘肃才能生长出来。

其实,甘肃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写下了“张掖”——这两个伟大的字。

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你在历史中再找不到这样的字。“掖”,是胳肢窝的意思,意味着张开一个国家的臂膀。

一个文明最可敬的地方,不在于它高高筑起了城池。而在于它张开了双臂,面向世界,拥抱未来。

甘肃对中国的贡献在于它表明:中国人第一次张开了双臂。

这是中国历史上罕有的景象,比起后世的裹脚布、禁足令、禁海令、锁国令……甘肃的意义不知雄哉几何?

也就是说,从甘肃开始,中国人正式有了“中国梦”。

作者:耕云先生

校对:盐

在云朵里做豆腐的隐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jb/6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