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特辑冬至当归小爱相伴经开海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是我国24节气之一,也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又被称为“亚岁”,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冬至的“三候” 一候蚯蚓结 土中的蚯蚓蜷缩着身体 静候温度慢慢回升 生命 坚韧又顽强 ▽ 二候糜角解 雄麋鹿骨化的老角开始脱落 随之又长出新的犄 褪下昔日风霜 诞出明日希望 ▽ 三候水泉动 冰封的水面下 泉水仍然流动不息 静谧与灵动 在这里交融 ▽ 冬至的习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时?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北方习俗 北方农村有俗语道:“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南方习俗 而在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这天都会过节庆贺。南方沿海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家家户户把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经开海红幼儿园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并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丰富孩子生活经验、提升孩子生活情趣,年12月21日冬至这一天,师生总动员,为老师和孩子们都准备了饺子,大班特开展了“冬至包饺子”活动,热闹又温馨。 冬至在包饺子开始之前,老师先给孩子们讲述了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习俗由来;之后,由老师带领孩子们包饺子,一个个全副武装、大显身手,撒面粉、擀皮、包馅……其乐融融! 哇!热腾腾的饺子上桌了,孩子们都尖叫起来。瞧!“这个好像是我包的饺子”,“那个形状好像是我包的呢”,孩子们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似乎格外的美味! 在本次活动中,让孩子们了解了冬至的来历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孩子分工协作的能力,充分体验了同伴合作的快乐,享受了劳动带来满足感。 祝大家冬至快乐阖家安康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7460.html
- 上一篇文章: 白芍天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