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篇条文讲解16

1.7.1.1医案医论:桂枝汤(续一)·附阳和汤

上课了。上个礼拜提问本,有一个同学问说,《经方实验录》这本书啊很多方子都把炙甘草换成用生甘草啊。他还写一个百分比,说约%哦,应该是28%吧?。但是这个问题我这样子哦,我回答上有一点难度。因为这要看是什么方啊,因为有些方子本来就是要用炙甘草,本来就是要用生甘草的。那这个事情也讲过,因为宋本的《金匮》跟《伤寒》的关系哦,凡是《金匮》的方,我们都习惯用生甘草。

这个同学问的问题,我在统计上面有一点难度,所以如果可以的话,这位同学可不可以把,就是像某一个方《伤寒论》里面写用炙甘草,而他特别用生甘草的某一个方这样子告诉我,才能比较清楚说,他到底是怎么样。那如果整本书来算的话,其实统计的不同的案例太多了,我想没有办法作一个比较完整的回答哦。不好意思,这个问题,我们先放一边。

那上次讲医案嘛,那我昨天礼拜六哦,一堂课教医案,然后一堂课继续教《伤寒论》的本文。然后教医案这堂课,我觉得同学表情好像有一点痛苦,就是因为医案其实上到后来会有点闷。我不晓得你们觉得怎么样,要不要我们今天第一堂课先来教《伤寒论》的本文,第二堂课再来上医案?还是其实先痛苦跟后痛苦都是一样的,你们说呢?都一样啊?

好,那我们就来上医案哦。就很抱歉,因为医案这种东西,上起来可能一下子不会有那么大的快感。可是呢,在我们自己的临床经验不多的时候啊,那学习的时候能够多借鉴别人的开药的思路哦,还是有一些帮助的。那我想,医案哦可能可以算是稍微偏专业一点的伤寒研究要用的资料吧?那现在的话就我们刚开始初学就看医案哦,其实多多少少会觉得比较累啦。我也晓得,因为我自己从前在家里面教陈助教的时候啊,也是常常会觉得教医案,教教教真的是大家都会教到很困啊,那会有这样的情形的。

那么,我们上次呢讲医案讲到第5页,那第5页的这个故事呢,是这样子,是讲一个老妇人啊,她得一个病,叫做“脑疽”,也就是她的这个后脑勺这个地方啊生一个疮。不晓得同学有没有长过青春痘,知不知道什么叫“明疮”什么叫“暗疮”啊?有的时候这个青春痘,好像颜色暗沉暗沉的发不出来,对不对?

首先,这青春痘它能量非常充足哦,但很快就会有一个头,你可以扑嗞就挤出一点什么东西,那很过瘾的。那可是呢有些青春痘就看起来好像不太行的样子,深红深红的在那边,然后也不冒脓头,对不对,然后抠一块肉就好像不好在那边。那这个“脑疽”这种东西呢,当然它有讲说,这个患者呢她也是敷着膏药,还是非常的高热。

可是,在这个疮疽上面哦,中医的这个阴阳的辩证,其实是一个很要紧的事情。可能哦,现代的一般的开业中医可能,因为我觉得,我曾经在中医基础班有跟同学讲说,我觉得中医的基本功就是分阴阳哦。那这个阴阳呢,如果能够看得准,这件事情是真的是很要紧,可是这东西,我想我们中医流传到今天,可能大家都会有一些简便的思考。

比如说,看到一个人他长疮、他发炎,就很容易觉得说,这个发炎就是一个热性的细菌性的感染,对不对?所以,我们要用清热的消炎的药来对付它。可是实际上呢,即使是一个在那边发热、发炎的一个大脓包,长在后脑勺,那还是有可能它是一个处于阴症的。

那在这个医案里面呢,他就是说有一个妇人,她的大脓包就长在后脑勺。那后脑勺的话,我们都知道,是这个太阳经的寒水之气会经过人的脖子、经过后脑勺输布到头顶再下来,对不对。她等于是在一个太阳经的区块,这个气所流动的地方长了一个大脓包。那这样子的一个脓包呢,如果遇到一个经方家,他就会面临到一个判断上面的好像会有一个抉择的点:就是我到底要把这个东西看做是一个发炎呢?还是要把这个东西看作是太阳经的能量不通畅?毕竟要考虑这两个方向。

那如果只是一个脓包,我们当然不能够分辨它,但是当一个学习经方的人看到,在太阳经的区块上面长了脓包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去思考,她有没有太阳经的症,就是有没有怕冷?有没有脉浮?这些太阳经的症有没有存在。结果一看之下呢,就发现说,每次这个脓包哦发作的这个时候啊,她就会恶寒、发热、汗出哦,那如果有脉浮的话就更好了,不过这样也够了。

就是他就说,既然会有恶寒、发热、汗出,其实这些东西就代表说:它虽然是个脓包,可是她的身体的反应是一个太阳经受了邪气,阻断太阳经的这个抗病现象出来,所以呢,他就用了一个非常轻剂量的桂枝汤哦,轻到我们好像科学中药吃几公克而已。那用了之后呢,这个老妇人的这个“脑疽”啊,就几天之内就痊愈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呀?告诉我们说,即使我们是一个脓包,它可能是因为我们太阳经的这个能量不通畅,所以才在那个地方有一些坏的能量可以堆积在那边,所以,他要把太阳经疏通了,才能够让这个脓包好起来。

在这里呢,间接地也等于在向我们这些学习者,证明说桂枝汤能不能治到这一条太阳经。

桂枝汤治太阳经这个东西,我们之前讲五味药的时候,同学们都听得出来,是非常间接的,对不对。什么先从脾胃进去啊,然后进入心,然后再从营分透到卫分。卫气和太阳经的寒水之气是一体的,所以就一体的这样子漫延过去,共鸣过去,可以治到太阳经。

但是话已经说到很玄了,你不给我们一个临床的证据,我们谁能相信呢?所以呢,在这个地方,他就说不止一个案子,都是用桂枝汤就可以把后脑勺的这个大疮治好。

前一阵子,我们那个小助教啊,小助教他就是那个好像很多青春痘,但也长,脸上也长到,脖子上也长到背上。那我就跟小助教讲说,你这是青春痘,然后太多都分布在后脑额跟背部哦,那这后面是太阳经不够通才这样子,所以,小助教就吃了一些桂枝汤。当然也不是说好多少了,因为有青春才有痘嘛,我也不是说,一定要把它打到一个痘子都没有啊。

但是,至少,他就说:诶,吃了桂枝汤之后——本来我们都知道桂枝汤不是一个消炎药,对不对?桂枝汤甚至是一个感觉上动态比较大的药。可吃了桂枝汤之后,他就说:诶,那些青春痘退得就比较快。那一般我们如果是治脸上的青春痘,那就不会想到要用桂枝汤了,去治它分布的地方。

那么在这个按语啊,下面那个曹颖甫,因为这是曹颖甫的学生治“脑疽”的医案,那曹颖甫就做一个结论:他说,他的朋友丁甘仁有说,那丁甘仁是另外一个民国初年很有名的中医哦。

那丁甘仁就说呢:“脑疽”都属于太阳,发背属于太阳和少阴。那发背就是有脓疮长在背上面。他就说,因为背是人的身体的这个阳气运行最多的地方嘛,如果是太阳经的经气,我们可以觉得它大概比较大量流过人的后脑勺,可是如果是长在背上的话,背上的这个能量的输布,除了太阳经之外,还有少阴肾经,就是肾阳要够,这个能量才能通行整个背上,就是从命门之火,蒸动这个水气上来。

所以呢,在这些情况下,背上长的疮,或者后脑勺长的疮,如果你抓到它的主症:比如说,怕冷、怕风、脉又浮。那你往往就可以用六经的治法去治它。那这样子是比较有意义的。

那我这边呢后面第5页,我补了一个阳和汤。这个阳和汤我将来啊教到《金匮要略》,教到治脓啊,治疮的篇章,其实才是正式讲的,所以我这一块都放在灰框框哦,说不定将来还会重新放在讲义里面。

那阳和汤呢,它是一个很补肾阳的药,比如说什么熟地啦,里面又加肉桂,又加鹿角胶。而且有些药临床上我们可以加附子,都是一个补肾的药。可是呢,它里面加了点白疥子哦跟麻黄。那我们白疥子是去痰的——就是有些,身体里面一些小小的湿气凝结成了痰水,这个我们先姑且不论。

但是它主要你看,它用了肉桂、鹿角胶这种很补肾阳的药,然后再用麻黄把这个疮推出来。就是有些人,他的那个啊疮根本就发不出来。其实,人要能够让这个疮化脓,然后烂出来,那也要那个人有体力,对不对。那有些人他根本是体力不够的,抵抗力是不够的,所以,这样子的情况下,一定要补肾阳。

前几天,萧圣扬老师的女秘书还在我们的部落格留言,告诉大家说,补肾阳就能够补到白血球,对不对。因为打细菌的话,白血球要够才行嘛,所以,就要用附子啦,肉桂啦,这些东西才能够让这个人的抗病机能起来。这样子,这个里面的这一团不好的能量,身体才能把它托起来,让它那个疮的脏东西能够推出来,不然的话根本发不出来就往里长了,所以他说,阳和汤他说治鹤膝风啊贴骨疽,就是这个疮不往皮肤里面长,反而贴到我们骨头里面长,所以这个原来要变成疮的东西都埋到肉里面不出来。

那后边就讲到乳癖、乳岩啦,就是乳房长的肿瘤有些里面是有脓的,那也是没有办法跑到皮肤来,然后缩到里面去,所以他说,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加土贝,土贝就是土贝母,在古方派的话,贝母是一个排脓的药,可以把它推出来。其实用这样的方法才能够把这些不好的东西推出来,这样的思考啊,其实,即使是我们今天治疗这个癌症之类的病哦,都还是会用到。

同学有没有看过,有些人身上、脸上或哪里长一小粒肉球,这些我们叫“疣子”。就“疣子”这个东西就是皮肤受到了病毒的感染,那一块小皮肤因为病毒的关系,它的基因已经变得不一样了,所以变成一个寄生在你的皮肤上的另外一种,就是类似癌细胞的东西。那为什么“疣子”不会把你弄死呢?那是因为你的“疣子”,因为你身体的抵抗能量还够,所以它不往里面长,它就是贴在皮肤表面,其实就是一种癌细胞,可是呢一般来讲不会死人的,甚至是……

比如说我曾经听到一个事情:就是我干爹的哥哥曾经长过胃癌,那这个胃癌呢,我干爹在他身体不好的时候,就一直给他吃补中益气汤来补元气,那结果后来西医去拍他的胃癌的时候啊,看到那个胃上面整块癌细胞盖在上面,就是半个胃都已经被癌细胞吃掉了啊,照理说是已经难救了。

可是呢我的干爹就说:我哥哥的这个脉象啊不像是被癌细胞吃得那么惨的人的脉象,那平常我们帮他补正气的药都吃得很够,所以他在那个西医开刀之前呢,跟西医说了一段悄悄话,然后呢西医就进去开刀,然后开刀出来就说,你怎么知道是这样?

因为干爹跟西医讲说:你把那个刀开下去的时候,你看一下,那个癌症到底是半个胃都变成癌细胞,还是像一个香菇一样长在胃上面?因为我们有做足补正气的功夫,然后他的脉象不像是真正的阴实已经侵进去的脉象,所以西医打开他的肚皮果然看到,那个癌细胞是整个被推在胃外面,只有一点点像一个香菇的蒂,粘在胃上面一样,所以就把那个蒂挖掉,然后把那个胃一个小洞缝起来就好了。

那换句话来讲就是,如果一个人本来有疣子的啊,忽然几个月之后,他的疣子全部都不见了,那可能他就是得了癌症了。因为那个疣子全部都进去了,就是得癌症之前,绝对疣子会不见。就是有此一说啦,不敢说绝对,但是这一类的事情,是有时候会有的。

甚至我听过有一位名医啊,他好像手上还长个小疣子,他就说:“我留下它来证明我有抵抗力啊。”这样听起来是蛮有意义的啦,它是一个征兆。

所以,像这种疮疽类的这种思考啊,大概同学要知道一下。那这边呢,你看他用很多补阳的药,然后呢用这个麻黄把这个阳药推出来,这样呢才让那个“阴疽”能够发,不然的话,慢慢慢那整块肉都会变质,就会变得很难救。其实不要说,疮在里面发炎的时候痛得很厉害,其实那这种“阴疽”往往是最要命的。

那这个《经方实验录》选出来的这个阳和汤的案子呢,它就有提醒读者说,一定要认出来有些人的这个疮哦是“阴疽”,不要把它当成“阳疽”治。他提到说,那个患者啊,一开始医生给他用泻火清热的药,什么吃了番泻叶,然后病况就急转直下,变得很糟糕,然后吃了阳和汤之后呢,他才好起来。然后好起来的时候,原来那个人大便不通的,吃了那些补阳的药,反而大便通了。

原来那个便秘是因为身体体质太寒,所以肠胃都不会动的便秘哦,所以即使是便秘,也不可以意味着以为是这个人体质太燥热,不是的。现在社会上很多很多的便秘都是体质太寒,所以肠胃都不会动哦。这个阴阳的分辨,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够讲太多,因为要把阴阳这个底子打得很好的话,那要整本《伤寒论》慢慢去学哦。

这个重要的基本功,我认为我没有速成的方法。但是至少同学要有这个观念,就是它的疮啊颜色比较暗沉啦,然后怎么样,之类的,然后它还有好些要疮好起来,要用胡椒粉撒上去,这是刺激那个疮的阳气的一种方法,那至少这种思路同学要先有。

那曹颖甫在这个阳和汤的案子的最尾巴呢,他讲了一个阳和汤的日常生活的好用法。他说:如果有人呐忽然膝盖酸痛,这种叫做鹤膝风,就像鹤的膝盖一样,因为那种膝盖病啊老人家久了以后,就是好像只剩下一个膝盖,大腿小腿肉都不见了,就像鹤的腿一样。那这种老人家的腿酸疼哦,其实用阳和汤是很有用的。

因为阳和汤它是一个比较补下焦之阳的,然后又能够把一些风湿发出去,所以,这样的病哦同学不妨看看,试试看要不要用这种药。因为阳和汤基本上是一个补药,副作用不大,可以用。但是,同学要记得,这一类的补阳的药哦,如果你自己或者你要用药的对象是吃素的人的话,要稍微小心一点。

因为吃素的人在吃补阳药的时候,有时候效果非常不明显。所以,吃素的人可能要先让他做菜的时候多加点椰子油或怎么样。就让他那个吃素的体质要稍微变得荤一点比较好用,不然的话,吃素的人体内他缺乏那种我们中医说的能够让阳气传导的那个成分。简单来说,胆固醇太低了,胆固醇太低的人是身上的阳气不会通的,那这些东西就要,就是如果遇到吃素的患者,可能补阳的药在用的时候,心里头要有一点准备,就是他可能效果不会那么好哦。

从前,台湾那个也是很有名的医生,恽子愉,他就有一个医案。因为恽子愉是同时学西医的中医哦,他是看着西医的检验报告开中药的人。那他就说,其实人的这个神经的这个鞘子包住神经的那个盖子哦,就是这个胆固醇构成的。他说一个人吃的太素的话,连你包住神经的鞘子都没有了,那神经就会短路,那这种短路就是吃的太素到极点的那时候,那个人就会变成你摸他的皮肤他都会觉得痛,因为他神经短路了。

而一般我们说有些人他会莫名其妙的耳鸣、脑鸣,如果那是吃素,你赶快叫他快点吃鸡蛋或怎么样的,那是胆固醇不够以至于神经短路,然后再吃一些补肾药才会有用。但是,光是吃完全的纯素哦,就是一点那个蛋啊什么都没有哦,那你光吃了补肾药,那就可能它那个补肾药的热,他身体没办法吸纳,就上火,但是补不出效果来,就是可能会有这样的状况,同学要先知道一下。

那另外一个,第6页下面那个案子哦。那个案子呢,他是根本也不是桂枝汤证。他是什么?他的判断是这个人的血液循环不良,肠胃虚弱,就是他的脉也没有表症,也没有浮脉,然后就用桂枝汤,那这样子同学乍看之下,可能会觉得说,那这个案子就是告诉我们什么事?桂枝汤能够帮助血液循环,对不对,运动不足就吃桂枝汤,我们上班族就天天吃桂枝汤代替慢跑,对不对?这是一个最肤浅层面的思路,我不能说它是错。但是,他后面呐这个暗语继续讲下去哦,其实是在讨论另外一个事情。那个事情也是一个“经方派”跟“时方派”在用药的一个分点。怎么讲呢?

就是,他开始在讲说,有些女人需要吃姑嫂丸,需要吃逍遥散,那我们说这位妇女是发生什么事了呢?我们中医不是说肝郁嘛,对不对,肝气郁结。那肝气为什么会郁结呢?首先,人要多动,气会比较流畅,对不对?不动的话,阳气就不能通,所以平常妇女每天窝在家里面,动作都是这样小范围的动作的话,那可能她的阳气不能通畅,就会先的就形成一个肝阳虚的格局就出来了。

然后呢,另外呢家里面呢,又是有那种讲话哦哪壶不提提哪壶的那种小姑或者是什么很刁蛮的婆婆之类的。然后呢,情绪上面不能发脾气又遇到了。那肝郁的人其实,因为肝郁,我们是说肝气不通畅。不通畅,我们说是阳虚对不对,那照我们的五脏相传呢,肝阳虚的人一定会克成脾阳虚,所以,我们说,阳虚的人他会产生五行的正克的现象,就是木克土啦、土克水啦这样子。

那肝阳虚克成了脾阳虚,那这个人呢就会怎么样,就会消化能力都没有掉。那消化能力没有会出现在几个角度。比如说,这个人可能是完全没有胃口。这是肝阳虚,肝郁到比较严重的人,他的胃口会没有,所以,同学应该也会有类似的经验。我今天在生闷气,所以我吃不下饭,这个有吧?

另外还有一种因为紧张而来的肝郁。那有些人是一紧张会拉肚子,有没有听过啊?那也是肝阳虚克成脾阳虚的嘛。他就提到,中国人的这种妇女窝在家里面,大概是民国初年的妇女呢比较可怜哦。像那个,你看他们写到医案,写到妇女的时候,都会写王右,或者是什么刘左,就是大名都不写,那实在没有女权的哦,所以,妇人就是没有名字的,就写他丈夫的姓,再加个右。就是姓王的右边的人这样子。那这个地方呢,他就要用桂枝汤来帮她调理脾胃而疏肝。

那如果我们从一个时方派来思考,时方派是经方派慢慢变化出来的东西,因为中国最古老的时候到底是经方跟民间的偏方、验方嘛慢慢慢慢出来的。

那今天的时方派如果要疏肝,同学大概都会想到,什么逍遥散啊姑嫂丸,一定有什么药啊?柴胡。对不对?我们说柴胡是一味疏肝的药,而用柴胡疏肝,这是从经方里面的这个柴胡汤脱胎出来的。

因为经方里面,说是这个肝胆之气,其实柴胡汤在经方治的是少阳区块的病。那少阳区块我们经方认为是胆经经过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其实有好多我们的淋巴,对不对。那淋巴不通,用柴胡把它清掉。因为要清理那么多的淋巴,所以小柴胡汤里面柴胡是用张仲景时代的半斤,折算成现在也要二两三两这么多,那是在清淋巴。

可是呢因为这个地方淋巴清理干净了,胆经就会通了。胆经就会通了,肝就会通了,所以到后代,就开始把柴胡用小剂量来当做疏导肝胆之气的药,所以慢慢时方开始归着于用柴胡来疏肝,这是一个从经方的少阳病的医法,慢慢慢慢知道,说人的气郁如果到了,郁结了,要用这样的方法去疏导它。

可是,在经方的世界,是怎么疏肝的呢?在经方的世界,其实厥阴病是没有在用柴胡的,厥阴肝经的病是没有在用柴胡的。厥阴肝经的病用什么?桂枝当归汤。这汤里面有桂枝跟当归。或者用当归四逆汤,又是桂枝跟当归,那桂枝汤结构里面通常还有白芍嘛,对不对?

所以,在经方的世界要疏肝的话,就是用桂枝、当归、芍药这几味药,这跟后来时方采取少阳的路子,采取了柴胡,这个思考是不一样的。而这个不一样,其实之前我们在教桂枝这味药的时候,不是有跟同学讲到桂枝的故事嘛,说肉桂树这种植物,如果把它拿去钉别的树,那树就会死掉,对不对?就是它对于木的这个“勾芒”之气有破解的效果。那我们说肝气郁结了,好像你的气都纠结在一起了,如果有了桂枝这味药,是不是就可以把纠结住的气把它分散。是不是可以呢?桂枝不是也可以散结气的嘛,对不对?

所以呢,在经方的思考里面就是,一味桂枝就足以平肝疏肝,就是不会再多想到要用柴胡。相反的柴胡我们会觉得,在经方的思考会觉得柴胡比较是少阳区块比较好用。但是这个,跟时方的逍遥散等等相对来看,没有说谁对谁错。因为我开药,有的时候要疏肝一样会用柴胡的,但是,我觉得回到一个经方的原点来看的话,那就是桂枝就可以疏肝。

那你想想看,一贴桂枝汤,你说,肝乘脾,对不对?肝阳虚而乘脾,变成脾阳虚。那根据我们中医的基本治则是,治这个肝阳虚要先怎么样?实脾,对不对?要调补脾胃的同时再做疏肝的工作。那逍遥散也是一样啊。里面几乎是半帖四君子汤,然后再加柴胡,再加补肝血的当归,对不对,这样子是逍遥散。

那经方来讲的话呢,其实看这桂枝汤就觉得,桂枝疏肝,芍药能够养肝血,那里面呢生姜、大枣、炙甘草都可以调理脾胃,对不对,够了,就这样,所以就,用一贴桂枝汤代替掉时方的逍遥散,就是这样的一个思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yl/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