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二十四气节

大暑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司马光.宋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耀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七月二十二

大暑

节气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节气大暑大暑三候

古人将大暑划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总结出每一候当中相对应的物候现象,也就是大暑三候的“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一候,腐草为萤。《格物论》说:“萤是从腐草和烂竹根而化生。”亦有鬼火之称。其实,“腐草为萤”说的是萤火虫产卵的事。萤火虫多在夏季水边的草根上产卵,幼虫入土化蛹,次年春天变成虫。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由腐草本身变化而成,这只是眼中所见的一种假象。

二候,土润溽暑。《礼记·月令》中言“土润溽暑”,即土壤浸润,空气湿热——降雨多,土壤、空气湿度大,温度高,是农作物疯长的时刻。溽暑,犹言暑湿之气,指盛夏。

三候,大雨时行。《逸周书》曰:“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有“火”

夏季本来就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尤其暑天更是达到一年中最“火”的的时候,所以清火也是养心重要途径。而“清火”又有清内火和清外火之分。

“外火”即是指自然界高热的气温。它可使皮肤松弛、多汗,引起日光性皮炎,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使温热蓄积而发生中暑。当气温达30—34度以上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会减慢,人的食欲下降。

暑天要尽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必要时在皮肤上涂一层防晒护肤品,注意室内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的内热症。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暑天重点是清“心”火。夏天暑热,最易肾水不足,心火过亢,水火失济,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头痛、腰酸软、大便秘结,舌尖痛,口腔炎等症。

因此,夏天必须注意补肾之水,以清过亢的“心火”,这样才能水火相济,阴阳平衡。

大暑

有火

大暑有湿

大暑前后温度达到一年中的顶峰,其闷热程度也达到顶峰,中医认为此时是湿气最重的时候,人们非常容易受湿热邪毒侵袭,经常会出现胃口不好、大便黏腻、腹泻呕吐、口舌生疮等症状,所以此时养生还要注意“避湿”。

夏季天气炎热,而且比较潮湿,而湿疹跟湿气重有很大关系,所以在这个季节湿疹患者很多。湿疹好发于皮肤有褶皱的地方,比如腋窝、肘窝等,一般表现为皮肤表面出现红斑、小疙瘩、水泡等,大多比较痒。

湿疹是很多原因引起的,中医讲湿疹与“湿”有关系。每年到这个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湿疹,一方面是由于外在湿气比较重;另一方面也与个人体质有关系。

湿疹虽然不是特别严重的疾病,但是痒起来却非常难受,很影响患者的心情,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治疗时,如果方法不恰当很可能造成皮肤感染,治疗起来更加麻烦。

如果不是太严重时,可以推荐给大家几个很好的方法:

1、在公园草地或野外采集一些鲜马齿苋,回来洗净后煮水喝或者外用涂抹,可以起到祛湿清热的作用,对于治疗湿疹效果很好。

2、湿疹并非就是湿气重,更准确地说,是体内的津液输布不均,而津液输布不均,根本的原因在于体内气机紊乱。用外用的思路,比如,可以用无花果的鲜树枝,每次用一把,剪成小段,熬水,然后用这个水清洗患处,每天不计次数,很快会止痒,对患处的恢复效果不错。

3、口服食疗方。用黑豆一把、绿豆一把、赤小豆一把、黄豆一把、薏米一把、乌梅五个,白糖两调羹,熬水,一般要熬超过两个小时。如果有电炖锅,可以前一天晚上炖上,第二天开始喝,但是一定当天喝完,不要再多留一天。这种豆浆熬出来,味道不错,有点像街上卖的豆沙,但是,里面却有补脾祛湿的思路,有补肾滋阴的思路。可以去掉湿热,可以收敛相火,可以滋补脾肾。

大暑

有湿

伏羊一碗汤,不用神仙开药方

民间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汤补”的说法。其中羊肉汤在滋补汤类中更是汤中之首。伏羊一碗汤,不用神仙开药方

羊肉属辛热,在酷暑当时吃之,可以把身体极寒之气祛除,利于驱风祛寒,尤其对风湿类的如关节炎症、四肢麻木、头晕目眩、手脚发凉、畏风怕冷等等。

暑天,人体的能量消耗比较多,此时,以补虚治劳,充长行气的羊肉汤补充能量,应该说是有必要的。由于有效果,所以这个习俗得以保存,并被很多人所接受。

大暑节气给大家推荐一款补阳回血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9g、生姜15g、羊肉g、枸杞5g红枣10枚

辅料:盐、料酒、葱各适量

制法:

1.羊肉洗净、切小块,

加滚水里煮去血水,捞出洗净备用。

2.当归、红枣、姜切片备用。

3.将羊肉放入锅内,放入当归、姜片,武火煮沸后。

4.改文火炖2小时,加入盐调味即成。

食疗功效:温中补虚,补养精血、祛寒止痛。

适宜人群:阳虚者、产后腹中?痛,腹中寒疝,虚劳不足者。

禁忌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热性体质、容易上火、口舌生疮、热感冒、皮肤病、身体容易发“痈疽疔疖”的人群慎食。

药膳方解:此方乃中医经典方剂,出自《金匮要略》卷上。方中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以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而行气滞,又主以羊肉味厚气温,补气而生血,俾气而得温,则血自散而痛止矣。此方攻补兼施,较适宜于寒疝虚损,中焦虚寒、气血虚弱及肾阳不足者。

如想加强脾胃调理功能,可加入党参、山药同煮;如仅作食用可加入萝卜同煮;

暑日喝点羊肉汤能开胃护胃,增进食欲,羊肉其性温中散寒,化滞,健腺益气,温补肾阳。而羊肉汤又不像鸡汤那样大热,羊肉汤温补,所以说体虚的人喝羊肉汤对身体是非常好的。

吃羊肉不宜过量,如果吃羊肉后出现了腹胀,可用桑叶茶解之。这也属于一物降一物。

桑叶茶

大暑,是夏天的最后一刻,

它酷热到了极致。

它是耗尽自己的一切,才显示出夏的无边的威力。

而生命的快乐,就是能量淋漓尽致的发挥。

热在三伏,乐在今朝,

夏天,不过是一个充满了无穷趣味的季节,

正因为它的千姿百态,

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就请点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