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辞海》中解释:“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导诸药达到病所”,称之为引经药,俗称“药引子”。

从古至今,关于药引子的医案、轶事颇多,其中以清代使用药引子种类最为繁多,从普通的食物、药物,如淡盐水、黄酒、小米汤、长流水、灶心土、新鲜的稻草叶、梧桐叶,到贵重的金石,如金子、玉、秤砣等,数不胜数。

起源与发展

《内经》方剂配伍的原则,“君、臣、佐、使”四类诀,要求每个方剂应由四类药物组成,即君药是方剂中主药,起主攻疾病的作用;臣药是方剂中仅次于主药而居于第二位的药物,起加强主药疗效的作用;佐药是协助和制约以上两种药物的第三位药物;使药,就是俗称的药引,起率领诸药抵达病所,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引经报使”这就是药引的来历。

使用“药引”,是中医临床处方用药的传统习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即有“以酒一杯、米一撮及蜜和为引者“。后世医家代代相承,逐步发展,不断完善,以清代医家应用“药引”最为广泛、精妙。其中清代宫廷医药经验不仅集中反映了当时的医学水平,而且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药引应用方面尤为广泛,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包含单味、两味、多味药引余例,中成药药引19种及多种贵重药,为清宫医案中一大亮点。

功效

药引子有引药归经,增强疗效之功用,有时还兼有调和、顾护、制约、矫味等功效,与中药、中成药适当配合,可收到相得益彰,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疗效果。

常见药引

川芎:头痛为引。

白芷:前额痛为引。

桔梗:开宣肺气,引药上行。上焦病变多用;

桑枝:上肢病为引。

牛膝:补肾强筋,引药下行。下焦病证可投。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胃寒呕吐。

葱白:散寒通阳、解毒散结。治疗感冒风寒、小便闭塞不通。

在辛温解表药中,同时加入生姜、葱白,则更增强发汗解表作用。

大枣:益气补中、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使用甘遂、芫花、大戟等峻烈药时,常取大枣缓和药性,以防中毒。

食盐:清水、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温淡盐开水送服,取其咸能入肾之功。

灯心草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元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食醋:散瘀止痛、收敛固涩。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病症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红糖:补血、祛瘀。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等症时,常取红糖为引。

黄酒:舒筋活络、发散风寒。可用于送服治疗颈肩腰腿痛、血塞经闭、跌打损伤等症的中药。

蜂蜜:滋养、润燥、解毒。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主要用于送服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目赤翳障等病症的中药。

酸枣仁:滋养心肝、补血安神。主要用于送服治疗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体虚多汗等病症的中药。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要用于送服治疗脾胃气滞、食少吐泻、咳嗽痰多等病症。

粳米:益气健胃功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以防苦寒败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顾护胃气。如清暑解热的白虎汤。

芦根:以鲜者为佳,活水芦根尤宜,常用20-30克,煎汤送服。芦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止呕的作用。用于外感风热或痘疹初起等。可送服银翘解毒丸、速效银翘片、小儿回春丹等。

藕汁:清热止血。可送服十灰散用于出血病症。

萝卜汁:行气消积,助消化。可送服理中丸、良附丸、香砂养胃丸等。

米汤:养胃。某些治疗胃肠疾病的苦寒成药,如更衣丸,即用大米汤送服,久痢丹用小米汤送服。

其他常用引经药

1、按十二经记述

手太阴肺经,为桔梗、升麻、葱白、辛夷;

手阳明大肠经,为白芷、石膏;

足太阴脾经,为升麻、苍术;

足阳明胃经,为白芷、石膏、升麻、葛根;

手少阴心经,为细辛、黄连;

手太阳小肠经,为木通、竹叶;

足少阴肾经,为肉桂、细辛;

足太阳膀胱经,为羌活、防风;

手厥阴心包络经,为柴胡、丹皮;

手少阳三焦经为连翘、柴胡;

足厥阴肝经,为柴胡、川芎、青皮、吴茱萸;

足少阳胆经,为柴胡、青皮。

2、按六经

太阳经,用羌活、防风、藁本;

阳明经,用升麻、葛根、白芷;

少阳经,用柴胡;

太阴经,用苍术;

少阴经,用独活;

厥阴经,用细辛、川芎、青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ls/11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