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刘医生丨教你如何识辨中药材五
桑葚 桑葚,又名桑椹子、桑蔗、桑枣、桑果、桑泡儿,乌椹等,桑树的成熟果实,为桑科植物桑树的果穗。农人喜欢其成熟的鲜果食用,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桑葚每年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或略蒸后晒干食用,也可来泡酒。具体成熟时间各地不一样,南方早一点,北方稍迟一点。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 形态特征 桑葚多数密集成一卵圆形或长圆形的聚花果,由多数小核果集合而成,呈长圆形,长2-3cm,直径1.2-1.8cm。初熟时为绿色,成熟后变肉质、黑紫色或红色,种子小,花期3-5月,果期5-6月。桑桑葚也会出现黄棕色、棕红色至暗紫色(比较少见的颜色成熟后呈乳白色),有短果序梗。小核果卵圆形,稍扁,长约2mm,宽约1mm,外具肉质花被片4枚。气味微酸而甜。 桑葚树高一般为2~15m,叶柄长约为1.0~2.5cm,叶片呈宽卵形或卵形。桑葚树为雌雄异株,其花为单性,桑葚果为核果,是一种聚花果,果实密集,呈长圆形或卵圆形。桑葚果初熟时为绿色,长度约为1.0~2.5cm,成熟后为红色或黑紫色。桑葚树在我国南北广泛分布,南方花期为1-3月,北方花期为3-5月,南方果期为3-4月,北方果期为5-6月。桑葚是桑葚树的果实,大多在温暖湿润的气候下生长。桑葚在12°C左右开始萌芽,由小核果集合而成,直径为0.5~1.0cm,长1.5~2.0cm。桑葚呈暗紫色、棕红色或黄棕色,也有少量呈乳白色,并具有短果梗。桑葚的味道甜而微酸 药理作用 1)抗氧化作用:桑葚中所含的桑葚多糖其对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具有清除作用,阻断自由基反应链,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及防衰老作用,桑葚的提取物具有含量丰富的酚类物质和色素,能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具有延缓衰老过程中记忆力衰退的功能。 2)降血糖作用:桑葚多糖具有明显的降糖作用,基本可使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3)抗衰老作用:桑葚花青素可增强体内的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 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0.4-1米。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 叶 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5-15毫米,2-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 花 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4-7厘米,密被细柔毛;伞辐9-30;总苞片2,线形,或无;小伞形花序有花13-36;小总苞片2-4,线形;花白色,花柄密被细柔毛;萼齿5,卵形;花瓣长卵形,顶端狭尖,内折;花柱短,花柱基圆锥形。花期6-7个月 果 果实椭圆至卵形,长4-6毫米,宽3-4毫米,背棱线形,隆起,侧棱成宽而薄的翅,与果体等宽或略宽,翅边缘淡紫色,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果期7-9月。 功效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主治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酒当归活血通经。用于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损伤。 主要品类 当归 东当归 来源于伞形科东当归,又叫大和归、日本当归、延边当归。在东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吉林朝鲜族当地认为其功效与当归相似。东当归在日本和朝鲜均作当归药用。其根较当归为短,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全体有细纵皱纹及横向突起的皮孔状疤痕。主根短具细环纹,直径为1.5-3厘米,顶端有叶柄及茎基痕,中央多凹陷,支根较多为10余条或更多。质地坚脆,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气芳香,味甜而后稍苦。 欧当归 为伞形科植物欧当归的根。为年从保加利亚引种,本品在性状上和药理作用上与当归不同,具有当归没有的不良反应,不能混充当归药用。欧当归根为圆锥形,根的头部膨大,有两个以上的根头,具横环纹。表面灰棕色或灰黄色,可见侧根断去后的疤痕。质干枯无油而略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有裂隙,木部为黄白色有放射状的纹理。气香而浊,味初微甘而后辛辣麻舌。 云南野当归 伞形科云南野当归的根。在云南又称作土当归。其作用类似当归,在云南某些地区作当归药用。其根呈圆锥形,分枝较少,表面棕色、红棕色或黑棕色。顶端具茎痕或茎残基,根头部具横环纹。表面具纵皱纹及皮孔状疤痕。质坚硬,断面黄白色。有类似当归的香气,味微甘而后苦。 兴安白芷 伞形科兴安白芷的根。又叫做东北大活。在湖南和四川曾作当归引种和误用。其主根较短,支根数条,表面棕黄色或褐黄色,质地干,味辛辣而麻舌。 紫花前胡 伞形科紫花前胡的根,又叫鸭脚七和野当归。紫花前胡实际是 正品药用前胡。其主根呈不规则圆锥形,长3-6厘米,直径1.8-2厘米。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顶端有叶基痕,下部生支根数条,支根长6-9厘米、直径0.5-0.8厘米。表面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状的疤痕。质较硬易折断,折断面皮部棕褐色,木部黄棕色,也有的断面色较浅。具芳香气但与当归香气不同,味略辛辣。 独活 伞形科重齿毛当归的根,也就是正品药用独活的根。其根略呈圆柱形,下部分枝2-3条或更多。根头部膨大,圆锥状,多横皱纹。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向隆起的皮孔及细根痕。质较硬但受潮则变软,断面皮部灰白色有散在的棕色点状油室,木部灰黄色至黄棕色,形成层环棕色。有特异香气,味苦辛而微麻舌。 大独活 伞形科大独活的根。在吉林的一些地区又叫土当归、野当归、鲜当归。曾代当归药用。大独活根头部短粗,表面有环纹,顶部有叶基痕,下面有支根数个。表面可见纵皱纹、横向皮孔样疤痕,有的可见渗出的棕褐色粘稠的树脂样物质。质脆易断,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黄白色。气芳香,味微甜而后辛苦。 由于从古到今叫当归或土当归的植物品种较复杂,除了有上述的混乱品种外,在伞形科中叫土当归的还有二十多种,在五加科中叫土当归的有四、五种。另外属于菊科、蓼科、毛茛科等多种植物的根在某些地区也叫土当归。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主要应从掌握正品当归的色、气、味入手。 毒性 历代各种医书均记载当归无毒。实验亦证明其毒性很低。例如,对小鼠的最大致死量根流浸膏为30-90g/kg(po)、当归干叶流浸膏为g/kg(po);当归的LD50为g/kg(iv),急性中毒小鼠匍伏不动,呼吸抑制,最后抽搐死亡,当归注射液的LD50为80g/kg(iv);阿魏酸钠的LD50为1.71g/kg(iv),少数病人服用当归酊剂及镇静剂过多,可有疲乏,欲睡感觉;个别病人有皮肤骚痒,胃部不适,但均很轻微,一般不需停药,若有腹痛加剧者,则需停用;静脉滴注偶有轻度输液反应,可进行脱敏处理。键鞘内注射后数h,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剧烈,影响功能活动,无需特殊处理,1-3天内即可消退,并显出治疗效果。另据报道po对肠有刺激,大量可使肾变性,主要由于挥发油引起。田中等研究当归甲醇提取物的急性毒性和长期po对机体的影响,按剂量6g/kgl次给小鼠、大鼠po,结果显示当归提取物无毒性。Ip则有毒性,但无死亡者。实验观察结果表明,一般症状、自主运动量、进食量、体重、尿检查、血液学检查均阴性,但生化检查结果发现血清游离胆固醇值和肾细胞色素P-量增加。茎叶制剂与根制剂对小鼠ig之毒性,以茎叶制剂较小,毒性与挥发油含量有关。 刘洪鹏中医执业医师 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针推专业。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会员 首都医科大医院中医骨伤科 年初师从国医圣手葛凤麟主任,学习“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中医骨伤理论,脉位理论,传统经络腧穴有着深入的研究。 个人擅长:运用“葛氏捏筋拍打疗法”结合传统经络腧穴以及刺法灸法,治疗临床常见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胸椎小关节紊乱、腰椎病、膝骨关节病等各种急、慢性筋伤软组织疾病。 同时善于运用针灸与手法相结合治疗偏头痛、失眠、面瘫、慢性胃炎、女性产后康复、腱鞘炎等内伤杂病。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点击图标,得养生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7330.html
- 上一篇文章: 推介莆田这火锅很土,但是却暗藏山里海里
- 下一篇文章: 王菲51岁离婚2次,却让谢霆锋痴恋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