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留住多年、濒临灭绝的古法养蜂,离了秦岭老家的亲戚,行不通......

我是谁?

——为了爱,我在山里留了下来

我叫刘义超,我的老家在秦岭山区陕西汉中。老家秦岭,让祖国有了南北方;老家自古无闲草,像个“药材基因库”;老家的山泉水被送往首都;国宝在这里千百年来都不想搬走。老家还是一个不可多得,让人能慢下来去生活的地方。

因为我经常帮老家“亲戚六人”(老家方言:重要的亲戚朋友)卖蜂蜜、药材,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的叫我“刘蜜书”。

母亲身体不好,大学毕业后,为了能陪在她身边,我选择回老家农村教书。

刚回村时,我依然忘不了都市的繁华与热闹,心中时刻盘算,何日回城?可是没有钱,回城就是空谈。所以,我开始在教书的同时创业,卖老家“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古法自然蜜。

在老家寻蜜时,我遇见了现在的老丈人。他坚守传统养蜂30多年,为人质朴、忠厚,是方圆百里无人不知的古法养蜂人。遵循自然,顺应蜜蜂习性,适度采蜜,取一半,留一半,是老丈人坚守了一辈子的信条,也是老家人祖祖辈辈千百年不变的养蜂哲学。

这个信条,迷住了我。

为了吃透古法养蜂,我多次登门拜访,老丈人看我那么执着,就收了我这个徒弟。我是村里人人夸赞的大学生,但过去与自然太过疏远,故学习古法养蜂时愚钝不堪,迟迟不得要领。结果养蜂还没学会,倒是用我的真诚和执着,从老丈人手里“骗来”了一位善良、温柔、美丽的秦岭姑娘。

她喜欢我不甘平庸的样子,所以她说:“无论你干什么,我都无条件的支持你。”不为别的,就为这句话,我都要去让她一辈子幸福。请兄弟们喝了喜酒后,我这颗原本浮躁的心,安定了下来。

学习古法养蜂,帮老丈人把坚持了一辈子的事情传下去,成为了我的奋斗目标。

她把我留在了山里,我要为她酿造甜蜜,还要为咱爸守护——秦岭山里藏了近乎年的古法自然蜜。

当然,想把老祖先千百年留传的智慧传承下来的,单靠我一个人,或者我们一家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种子一样,藏种于民,才能留下老种子,才能保留生物多样性。

古法养蜂也一样,如果老家的亲戚、邻居,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会养,如同养鸡养鸭一样的平常,那么古法养蜂的智慧一定可以保留下来。

什么是古法养蜂?

——取一半,留一半,世世代代吃不完

“取一半,留一半,遵循自然,顺应蜜蜂习性。”老丈人的信条,深深的影响了我。

古法不神秘,共生自然蜜。

凿空木桶,晒干后,“飞檐走壁”的守蜂人把它们放在被太阳晒的发白的崖壁上,这便是野蜂最好的原生态安置房。清明后阳光最好的日子,野蜂就会飞来相中自己的有缘人。

蜂王带领家族入住后,守蜂人就把它们背回家,从此蜜蜂就和人住在一起,如果守蜂人没有起坏心、不贪婪,他们的后代可以永世共生,永享甜蜜。

蜜蜂家族繁衍壮大与否,完全由蜂后、工蜂、雄峰共同抉择,守蜂人绝不会干涉。

蜜蜂采集山间不计其数的树花、药材花、野花酿蜜,守蜂人凭祖辈留下的经验,到了入伏前的深夜,方可取蜜。

“取一半卖或自用,留一半给蜜蜂过冬”,秦岭山区的山民们,祖祖辈辈都用这样的古法养蜂,持续了近乎年。

历史的车轮不可能倒退,古法养蜂也一定要顺着历史的车轮,不停的前进吗?

古法养蜂面临着哪些威胁?

——危机四伏,濒临灭绝

农村人成功的模板:上学、赚钱、进城。

和其他地方一样,“进城”也是秦岭山区大多数农民毕生的追求。即使自己无法进城,也要拼尽全力让儿女进城。城里人越来越多,山里人越来越少,山村几近凋敝,守蜂人就更少了。很有可能60后离去时,深山将无人守蜂。

人人皆贪:价格高了,就想追求产量卖更多的钱。

古法自然蜜,因自然、纯净、更滋补,赢得无数消费者好评,价格自然就好了。价格好了,大家就想扩大产量多卖钱。所以很快,以追求产量的新式活框养蜂被引进。

古法木桶自然蜜,一年取一次蜜,取一半,留一半给蜜蜂过冬,一桶能取10斤蜜,此蜜浓度高、味道浓郁,是山里人的百草药,经常用来调理肠胃、润肺止咳,还有人利用陈蜜治好了鼻炎。

而新式的蜂箱,取蜜2-3次,冬天给蜜蜂吃白糖,最终收获蜂蜜50-斤,这样的蜜,浓度低,当地人自己都不吃,送人都没有人要。

可是贪婪的人,就是不死心,偏要放弃古法,追求新法。灾难才刚刚开始:气候恶化、灾害频发,可人类连蜜蜂的口粮都不放过。

最近几年,气候突变,春季霜冻、夏季暴雨,都不利于蜜蜂的生存。蜜蜂利用稀缺的蜜源酿蜜,酿足口粮尚难,可人类连蜜蜂仅有的口粮都不放过。最终只会导致蜜蜂饿死、病死。

气候恶化的年份,我们理应反哺给蜜蜂口粮,而不是继续榨取。可是,谁曾为蜜蜂考虑过?

我们的贪婪,榨干了蜜蜂。病死,饿死,冻死不计其数,口粮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

若扛不住灾难,守蜂人必然会放弃古法养蜂。森林得病打药:最让人神往的大自然都开始受到威胁。

森林,总是以自然典范力量的形象出现,谁料也会得病?自然界的恢复力是最强的,但是近几年来,森林也开始病了。

相关部门一刀切的给森林飞机喷药、烟雾用药进行治疗。但是没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helenaa.com/zhqhzy/7342.html